[实用新型]一种轻骨料砼模壳格构式墙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3526.0 | 申请日: | 200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1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万国良;刘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泳霞 |
主分类号: | E04B2/68 | 分类号: | E04B2/68;E04B2/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21天津市和平区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料 砼模壳格构式 墙体 | ||
1.一种轻骨料砼模壳格构式墙体,其特征在于,墙体模壳由不同材质的特定结构和形状的模壳单元体(2)组合而成,而模壳单元体(2)是由两个侧体(13)和中间的联接体(5)构成,其两个侧体(13)的内表面(3)相对应,分别与联接体(5)联接,外表面(7)即是砌筑成的墙体的外壁和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骨料砼模壳格构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模壳单元体(2)的两个侧体(13)是相同的矩形直角六面对称体,联接体(5)分为对称梯斗形或对称圆台体、圆柱体、圆弧旋转体、方柱体或方圆结合形,联接体(5)设置在两个相同的矩形侧体(13)的正中央,由两个侧体(13)和联接体(5)所构成的模壳单元体(2)形成了两对长方形的左右端面(9)、两个矩形外侧面(7)、两对长方形的上下端面(6),根据墙体厚度的不同,联接体(5)的厚度占两个侧体(13)和联接体(5)厚度之和的55%~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骨料砼模壳格构式墙体,其特征在于,模壳单元体(2)的两个侧体(13)的内表面(3)和外表面(7)是分别由内层(29)和外层(28)的不同强度、不同材料所构成,其外层(28)的厚度为该侧体(13)厚度的1/3~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骨料砼模壳格构式墙体,其特征在于,该模壳墙体的拐角处、丁字墙的结合处设至少由三根钢筋(21)和箍筋(22)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加强柱,其余的垂直浇筑孔洞内可设为单根钢筋的混凝土格构柱;在模壳墙体上中下三处水平方向的浇筑孔洞内,设至少由三根钢筋和箍筋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加强梁,其余的水平浇筑孔洞内可设为单根钢筋的混凝土格构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泳霞,未经刘泳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35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