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式籽棉清理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3627.8 | 申请日: | 200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9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钱文标;林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奎屯银力棉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B1/02 | 分类号: | D01B1/02;D01B9/00;D01G5/00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永慧;李伯勤 |
地址: | 833200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式 籽棉 清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除籽棉杂质的清理机械,尤其是一种复式籽棉清理机。
背景技术
籽棉清理机是在棉花加工中用于清除籽棉中的棉叶、灰尘、棉壳等杂质的籽棉清理机械,它为下道工序中轧花机提供较为干净的籽棉,以提高轧花效率和皮棉质量等级。由于机械采棉被广泛采用,采集的籽棉含杂较高,靠一台清理机械已不能完全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很多轧花厂采用两台或多台籽棉清理机来完成清理工作,这样占用场地大,也相应地增大了轧花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清杂效率高、节约成本的复式籽棉清理机。
一种复式籽棉清理机,包括机架9、机壳1、进料口4、出棉口8、排杂口10,机壳1内设有清杂装置1该清杂装置分为上下两层结构设置,上层清杂装置包括置于机壳1内腔的多个上层剌钉滚筒2、上层剌钉滚筒2下设置的上层除杂筛网3、机壳上部设置的上层出棉口5、在除杂筛网下部机壳设置的上层出杂口11,上层出棉口5的下方设置有下层清杂装置,上层出棉口5与下层清杂装置机壳内腔相连通,机壳内腔内设置有多个下层剌钉滚筒6、下层剌钉滚筒6下方设置有下层除杂筛网7;与上层清杂装置机壳相通的壳体内设置有花头回收装置,该花头回收装置包括锯齿滚筒14、在锯齿滚筒上方设置的毛刷滚筒15、在毛刷滚筒上方设置的剌钉滚筒16、除杂筛网13、回收出杂口12,该花头回收装置的进料口与上层出杂口11相连通,回收口17与上层清杂装置的机壳内腔相连通。
所述的上层除杂筛网3及下层除杂筛网7下部的机壳为倾斜设置。
所述的下层除杂筛网7的网孔小于上层除杂筛网3网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式籽棉清理机,采用清杂装置分为上下两层的结构设计,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清杂工作效率高,节约了轧花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为机壳,2为上层剌钉滚筒、3为上层除杂筛网、4为进料口、5为上层出棉口、6下层剌钉滚筒、7为下层除杂筛网、8为出棉口、9为机架、10排杂口、11为上层出杂口、12为回收出杂口、13为除杂筛网、14为锯齿滚筒、15为毛刷滚筒、16为剌钉滚筒、17为回收口。
该复式籽棉清理机,包括机架9、机壳1、进料口4、出棉口8、排杂口10,籽棉由进料口4进入上层清杂装置,籽棉通过上层剌钉滚筒2与上层除杂筛网3进行清杂后,籽棉由上层出棉口5进入下层清杂装置,而大的杂质与花头则从上层出杂口11进入花头回收装置中,进入下层清杂装置的籽棉通过下层剌钉滚筒6与下层除杂筛网7进行二次清杂,清理干净的籽棉由出棉口8排出进入下道工序,杂质由排杂口10排出;进入花头回收装置的花头经由锯齿滚筒14、毛刷滚筒15、剌钉滚筒16进行回收,回收的花头通过回收口17再一次进入上层清杂装置进行清杂,而杂质通过回收出杂口12排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结合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9、机壳1、进料口4、出棉口8、排杂口10,机壳1内设有清杂装置,该清杂装置分为上下两层结构设置,上层清杂装置包括置于机壳内腔的6个上层剌钉滚筒2、上层剌钉滚筒2下设置的上层除杂筛网3、机壳上部设置的上层出棉口5、在除杂筛网下部机壳设置的上层出杂口11,上层出棉口5的下方设置有下层清杂装置,上层出棉口5与下层清杂装置机壳内腔相连通,机壳内腔内设置有8个下层剌钉滚筒6、下层剌钉滚筒下方设置有下层除杂筛网7;与上层清杂装置机壳相通的壳体内设置有花头回收装置,该花头回收装置包括锯齿滚筒14、在锯齿滚筒上方设置的毛刷滚筒15、在毛刷滚筒上方设置的剌钉滚筒16、除杂筛网13、回收出杂口12,该花头回收装置的进料口与上层出杂口11相连通,回收口17与上层清杂装置的机壳内腔相连通。所述的上层除杂筛网3及下层除杂筛网7下部的机壳为倾斜设置。所述的下层除杂筛网7的网孔小于上层除杂筛网3网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奎屯银力棉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奎屯银力棉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36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Pd堇青石蜂窝陶瓷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面进风式灶具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