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室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4018.4 | 申请日: | 2007-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87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谢新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12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室(vaporchamber)散热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5,揭露现有技术气室散热器的立体图。
现有技术气室散热器包括有:
一气室91,形成为平板形的中空状密闭盒体,其内填充有适量的散热材料(图中未示);该气室91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顶面上分成相邻二区域,其一为鳍片结合区,另一为风扇设置区;该底面供接触一电子设备(图中未示),以令该电子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其间的接触关系传导到气室91,再通过气室91之中的散热材料使该热量均匀分布于整个气室91以利后续散热的进行,因此即使该电子设备各部位发热程度不同,亦可妥善的分散热量,以免热量集中一处产生高热,造成故障或损害;
一鳍片组92,由多个方形散热鳍片平行排列组成,各散热鳍片形成有四侧边,以其一侧边结合于该气室91顶面的鳍片结合区上;相邻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有供空气流通的气道;前述传导至气室91的热量通过所述散热鳍片的表面积得以散发;
一风扇模块93,通过其外框的一侧边结合于该气室91顶面的风扇设置区上,该风扇模块93呈直立设置的状态而邻接于前述鳍片组92,使该风扇模块93朝向前述鳍片组92的散热鳍片间形成的气道进行送风;通过风扇模块93对前述鳍片组92送风,让空气流经散热鳍片间的气道,可大幅加强散热的效果。
该气室散热器虽然散热效果佳,且能够有效防止热量集中于一处,但由于在现有气室散热器的结构中该风扇模块93为直立设置,因而在气室91顶面上形成相当的高度,而与该风扇模块93相搭配的鳍片组92的高度亦配合于该风扇模块93的高度,使该气室散热器的总体高度过高,让安装该气室散热器的工作难以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既有气室散热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气室散热器,其总体高度低而仍维持有效的散热效果。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令该气室散热器包括有:
一气室,形成为平板形的中空状密闭盒体,其内填充有适量的散热材料,该气室具有一顶面与一底面,该底面供接触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于运行时产生热量而需要加以散热,通过该气室以其底面接触于该电子设备,可将该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传导到该气室;
一鳍片组,是由多个散热鳍片组成;各散热鳍片为一长条片体,其具有一中央部,该中央部呈长方形,具有一上缘、一下缘及两端;该上缘与该下缘之间的距离系在3毫米(mm)到8毫米之间;该两端分别形成有一侧部,各侧部自该中央部一端向外向上延伸;所述散热鳍片互相平行排列,且各散热鳍片分别以其中央部的下缘结合于该气室的顶面;
一风扇,设置于该鳍片组的散热鳍片的中央部上,其送风方向垂直于该中央部,而位在各散热鳍片的两侧部之间。
当启动前述风扇使之对前述鳍片组送风时,将使空气流经散热鳍片的中央部,由于气室顶面的阻挡气流向下,使气流改变方向而流经散热鳍片的侧部,以强化散热的功能;或自前述鳍片组抽气,使空气流经散热鳍片的侧部,并在流经中央部之后经该风扇抽出,使流过散热鳍片而带有部分热量的空气远离;另由于前述风扇相对于气室而言形成一横置状态,且散热鳍片中央部上缘与下缘间的距离在8毫米以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气室散热器不但维持散热效果,并同时改善了现有气室散热器总体高度过高而不易安装的缺点,确实达成本实用新型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散热鳍片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计测数据折线图表。
图5为现有气室散热器的立体图。
元件符号说明
(10)气室 (21)散热鳍片
(211)中央部 (212)侧部
(30)风扇 (31)基板
(32)转子 (321)扇叶
(91)气室 (92)鳍片组
(93)风扇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揭露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及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40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用电子装置的遥控装置
- 下一篇:自热式液态材料表面张力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