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胶模具电极专用中文钢字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4471.5 | 申请日: | 2007-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95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铭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铭志 |
主分类号: | B41K1/02 | 分类号: | B41K1/02;B41K3/3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宝泉 |
地址: | 236600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模具 电极 专用 中文 字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工具,确切的说是一种标注模具电极中文标识的钢字码。
背景技术:
在塑胶模具制作中,有一道放电加工工序,即电火花加工工序,本工序中使用的铜质电极(又叫铜公),有粗公和精公之分,即有细微的0.05mm-0.3mm之分,在加工生产中需要标注区分粗公与精公标识,以便不用卡尺仪表等工具测量,就能轻易正确区分。在现有产品中使用的只有英文或阿拉伯数字钢字码,而无有中文汉字,不易分辩,工人生产操作时只能在电极上用水笔书写粗公、精公等字样,这些笔迹不仅字迹不清晰,而且极易被涂抹或擦掉,使用中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文钢字码,打印在电极上,清晰、易读、容易分辩,也不易擦掉。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由钢字冲体、冲头及中文汉字组成,其结构特点是钢字冲体为优质钢材制成的统一扁形长方体,在长方体的前端制有冲头,冲头的前端平面上制有凸出反写的正楷中文汉字:粗公、精公、粗、精四种字样。使用时将冲头上刻有汉字的一端对准铜质电极的某一处,用手锤敲击钢字冲体的后端,即可在电极上冲出粗公、精公、粗、精字样标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中文钢字冲出的汉字清晰可见,容易辨认,无需另外翻译或注解,字迹保存永久,不会被冲洗或擦掉,冲制方便快捷,便于标识统一、规范。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示出的钢字冲体1为扁形长方体,在冲体的前端设有冲头2,冲头的前端部设有向前倾斜的斜形面,在冲头前端的平面上刻有反写的正楷中文汉字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铭志,未经王铭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4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