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幼儿益智玩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4538.5 | 申请日: | 200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0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韩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旸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19/00 | 分类号: | G09B19/00;G09B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幼儿 益智 玩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益智玩具,尤指一种幼儿益智玩具,其可帮助幼儿辨识英文字母、数字或其他图案,并在游戏中启发幼儿的空间观念。
背景技术
一般的幼儿益智玩具如拼图等,其通过表面印有图案的纸片或平板的排列组合变化,来帮助幼儿认识熟悉英文字母、数字或其他图案,然而,由于其变化性与多样性较低,因此往往幼儿在使用一段时间即易感厌烦,加上拼图为平面的图案排列组合,因此幼儿无从拼图中获得立体的空间概念,此亦使拼图的用途较为受限。
另外,亦有幼儿益智玩具如积木等利用立体积木块的堆迭组合来产生立体变化,然而,由于积木组合完成后其体积相当庞大,移动时积木又容易倾垮散落,因此对幼儿而言,并无法轻易将其移动而产生机动的效果,且积木上的图案与形状为固定,因此其趣味性与变化性亦不足够,无法为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带来更多的空间变化,对于启发幼儿大范围空间观念的效果亦有所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一般的幼儿益智玩具尚无法提供机动性的空间变化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儿益智玩具,其可帮助幼儿辨识英文字母、数字或其他图案,并在游戏中启发幼儿的空间观念,且增加益智玩具的趣味性与变化性。
为达成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幼儿益智玩具包括:
一主体,其包含一基座、两个转动件与两个磁铁,基座顶面轴向凹设有一定位槽,于定位槽底面凸设有一凸柱;转动件分别可转动地设于基座的前后部,磁铁分别设置于基座的前后两端面;以及
一可拆式地设置于主体上的图形元件,图形元件底部设有一定位孔,基座的凸柱穿置于定位孔中,图形元件的宽度小于基座固定槽的宽度。
较佳的是,基座的前后部分别横向设有一贯穿的轴孔,转动件包含一轮轴、一固定杆与两个轮圈,轮轴穿设于基座前部或后部的轴孔中,固定杆设置于轮轴中,轮轴与固定杆的外端分别径向设有一圆形的卡块,轮圈设于轮轴上而位于卡块与基座的一侧面间,轮圈的底缘突出于基座下。
较佳的是,轮圈的外侧面突出形成有一外径较轮圈的直径为小的凸环,轮轴及固定杆的卡块容置于凸环中。
较佳的是,磁铁为圆盘形并设有一穿孔,一螺钉穿设于磁铁的穿孔中而将磁铁固定,螺钉的外端面为球形。
较佳的是,基座为一长方形块体。
较佳的是,凸柱为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的具体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于基座上设有转动件,因此幼儿可使本实用新型于地面或轨道上滑行,使本实用新型产生不同于一般拼图或积木的机动效果,由此进一步在游戏中启发幼儿的大范围空间概念。
2.本实用新型由于基座的前后端面设有磁铁,因此多个本实用新型可彼此串接而首尾相连,由此可使图形元件达到排列组合的效果,如可将多个英文字母的图形元件排列形成英文单字,幼儿即可在玩耍中学习或熟悉英文单字,达到提高益智玩具趣味性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图形元件可拆式地设置于基座上,因此可随时抽换图形元件,无须购买太多主体即可产生多重的变化性,亦可降低消费者购买整套益智玩具所需的花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多个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串接并定位于一轨道上时的立体图。
图4为多个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串接时的立体图。
图5为多个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串接时的立体图。
图6为多个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串接时的立体图。
图7为多个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串接时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主体 11基座
111定位槽 112凸柱
113轴孔 12转动件
121轮轴 122轮圈
123固定杆 124凸环
13磁铁 131穿孔
14螺钉
20图形元件
20A图形元件
20B图形元件
20C图形元件
30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2与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主体10与一可拆式地设置于主体10上的图形元件20,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旸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捷旸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45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