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椅子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4554.4 | 申请日: | 200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9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马宜任;温元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宜任;温元志 |
主分类号: | A47C7/40 | 分类号: | A47C7/40;A47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椅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椅子结构。
背景技术
椅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具之一,各式各样的椅子因应而生,由于生活上使用椅子的时间较长,故研制更为舒适、使用上更符合人体需求,并且使用寿命较长的椅子,是人们的必要需求。
请参考图6所示,为市面上一般以弹性材质体42包覆构成椅背4的椅子,其是由椅背4、椅座5组设而成,椅背4组设于椅座5上方,椅背4的框体背部横设有支撑肋41,且以弹性材质体42包覆框体,并令其固定于框体,以构成椅背4。
由于其椅背4只设置有简单的支撑肋41,使用者背部靠向椅背4时,腰际部位常因无贴合的支撑设计,使得使用者腰部无法获得良好且有力的支撑,致使在长时间乘坐后腰部产生酸痛等不适现象,且人体背部施加于椅背4的压力,往往集中于椅背4的弹性材质体42,容易造成其弹性疲乏,甚至产生皱折、松弛的现象,降低其使用寿命,且因压力分散不平均,使用者背部也易不舒适。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椅子结构于实际使用上的缺失,而加以修正、改进,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作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椅子结构,使使用者乘坐时,腰部获得有力支撑而倍感舒适;同时可增加该椅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椅子结构,其包括椅背、椅座及遮盖,椅背是由可互相贴合的前框体与后框体,以及网状弹性透气材质体组设而成,且此前、后框体周缘皆设有彼此对应的锁固孔,以供螺丝穿设互相锁固,前框体下框左右两端并延伸有一体成型的护腰部,此护腰部形体与人体的腰部形体贴合,后框体靠近其下框处,横设有弧状支撑肋,此弧状支撑肋与下框平行,弧状支撑肋下方延伸有结合片体,该结合片体设有数个结合孔,以供椅背与椅座相互锁固结合。网状弹性透气材质体可覆盖前框体的前部,并沿前框体四周反折至其背部内侧,再加以打钉,将此弹性透气材质体固定于前框体背部;
椅座由脚座及椅垫构成,并设有结合元件,椅垫组设于脚座的上方,结合元件组设于椅垫下方后侧,此结合元件设有与结合片体互相对应的结合孔,由螺丝穿设结合孔将椅座与椅背彼此锁固结合;
遮盖可盖设于结合片体后侧,加以遮盖结合片体的结合孔,使得视觉上较为简洁。
有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椅子结构,由于椅背具有一体成型的护腰部,使得使用者乘坐贴靠时,腰部获得有力支撑而倍感舒适,并由横设的弧状支撑肋、以及护腰部,可分散使用者背部施加于椅背的压力,使压力不会集中于弹性透气材质体之上,弹性透气材质体较不易弹性疲乏,避免其因压力而产生皱折、松弛的现象,可增加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侧剖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后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视图。
图6:现有的组合后视图。
附图标号:
1椅背 11前框体
111锁固孔 112护腰部
12后框体 121锁固孔
122弧状支撑肋 123结合片体
1231结合孔 13弹性透气材质体
2椅座 21脚座
22椅垫 23结合元件
231结合孔 3遮盖
4椅背 41支撑肋
42弹性材质体 5椅座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椅子结构包括椅背1、椅座2及遮盖3,该椅背1是由前框体11、后框体12及弹性透气材质体13组设而成,此前、后框体11、12可互相贴合组设,且周缘皆设有彼此对应的锁固孔111、121,以供螺丝穿设互相锁固,前框体11下框左右两端并延伸有一体成型的护腰部112,此护腰部112形体与人体的腰部形体贴合,后框体12靠近其下框处,横设有弧状支撑肋122,此弧状支撑肋122与下框平行,弧状支撑肋122下方延伸有结合片体123,该片体设有数个结合孔1231,以供椅背1与椅座2锁固结合。网状的弹性透气材质体13可覆盖前框体11的前部,并沿前框体11四周反折至其背部内侧,再加以打钉,将此弹性透气材质体13固定于前框体11背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宜任;温元志,未经马宜任;温元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45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掌式酶标仪
- 下一篇:轴传动水过滤吸灰尘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