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器的固定扣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4863.1 | 申请日: | 200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7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颂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7/12;G06F1/20;G06F1/16;H01L2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之波 |
地址: | 535000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的固定扣具,特别涉及用来弹性压制散热器使其紧密贴设在计算机中央处理器表面上的扣具。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032014171公开了一种《侧向固定的扣具结构》,包括:一弹性臂,其一端具有一接触面;一第一勾件,其连接于该弹性臂另一端;一第二勾件,其设置于该弹性臂具有接触面的一端;以及一侧向固定把手,其具有一偏心轮,该侧向固定把手与该第二勾件连接,该偏心轮还与该弹性臂的接触面接触,该侧向固定把手突出于该弹性臂侧向。
问题在于:该第一勾件20上间隔设有多个勾孔21。
该第二勾件30上间隔设有多个勾孔31,该第二勾件30顶部中间部位突设有一耳片32,该耳片32上设有一轴孔33,该第二勾件30设置在该弹性臂IO具有接触面II的一端,该第二勾件30的耳片32由下而上插置在该弹性臂IO一端的槽孔12中,并令该耳片32及轴孔33仲出于弹性臂IO的接触面II上方,以便于利用该耳片32及轴孔33枢接该侧向固定把手40。
该侧向固定把手40以塑料材料制成,其具有一把手本体41.该把手本体41一端连接有一扳动部42及一定位臂48,该扳动部42顶部还设有多条防滑条纹43,以便于用手指握持扳动该扳动部42操作该侧向固定把手40动作。该定位臂48下端形成自由端。
如上所述,该专利的两个勾件都设有多个勾孔(3个孔),相关部件体积比较大,在计算机机壳内空间比较小的情况下,扣具体积应当尽量小;其次,固定把手上设定位臂适合当时的散热器结构和相关布局,不一定适应现在的散热器结构和相关布局;再次,第二勾件30只设一个耳片32,在固定把手的偏心轮部分设开口以夹持该耳片32,这样的结构增加了固定把手的偏心轮的加工难度。总之,该专利扣具的结构需要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巧、节省材料和加工方便的散热器的固定扣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器的固定扣具,包括:一弹性臂,其一端具有一接触面;一第一勾件,其连接于该弹性臂另一端;一第二勾件,其设置于该弹性臂具有接触面的一端;该第一和第二勾件上都设有勾孔;以及一固定把手,其具有一偏心轮,该固定把手与该第二勾件连接,该偏心轮还与该弹性臂的接触面接触,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臂接触面上设有二个槽孔;该第二勾件具有两个耳片,该两个耳片上都设有轴孔,该第二勾件的两个耳片插置于该弹性臂二个槽孔中,且令该两个耳片及轴孔伸出于该弹性臂接触面上方,该偏心轮上偏心位置设有一轴孔,该固定把手的偏心轮插置于该第二勾件两个耳片之间,且以一枢轴穿设于该第二勾件的轴孔及该偏心轮的轴孔中,将该固定把手与该第二勾件枢接连接。
该枢轴是指窝钉,该窝钉主体呈圆柱体,该窝钉的一端为伞状结构,另一端设有一凹窝。
该第二勾件的两个耳片一体成型。
该固定把手以非金属材料一次性一体成型。
该固定勾件11所在面与弹性臂1顶面的夹角稍大于9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勾件和活动勾件上都只有一个勾孔,且固定手柄上没有定位臂,这样大大缩小了扣具的体积,不但有利于扣具的安装调试,而且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勾件采用双片结构,以双片夹持固定手柄的偏心轮,这样,固定手柄的偏心轮可以不作开口,因此整个固定手柄可以是实芯结构,从而可以用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制造固定手柄,将有利于加工成型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扣具的组装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扣具的立体组装图。
图5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扣具中弹性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为主视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5的左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扣具中弹性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至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扣具中活动勾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为主视图,图10为图9的右视图,图11为图9的仰视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扣具中活动勾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至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扣具中窝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3为主视图,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5至图18为本实用新型扣具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5为主视图,图16为图15的俯视图,图17为图15的左视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扣具中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颂,未经张朝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4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