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淹没式暗管排水流量测定仪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5013.3 | 申请日: | 200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14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丽;杨继富;焦平金;瞿杨;丁昆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F1/05 | 分类号: | G01F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10004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淹没 暗管 排水 流量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仪器,具体提供一种淹没式暗管排水流量测定仪。
背景技术
在应用暗管工程技术进行农田排水时,测定暗管排出水量大小,对于判断工程是否正常运行,并评价其作用与效果有重要意义。在灌水和降雨等因素影响下,位于明沟边坡上的暗管出水口,被沟中积水淹没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通过量测取得能够反映实际的暗管流量数据往往存在困难。目前常规的方法是计时体积法,即在一定时间内估量出排水的体积,但在暗管处于淹没状态下,这种方法难以奏效,目前淹没状态下暗管排水量的测量尚缺乏有效的量测手段和计量工具,技术上属于空白。
发明内容
为了成功解决农田排水暗管在水面以下准确测流这一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淹没式暗管排水流量测定仪,在暗管出口被淹没时,仍能照常使用计时体积法,在不妨碍暗管工作的条件下,测定暗管出口的排水流量,从而取得可靠的测试数据,以满足工程运行情况判断和作用评价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淹没式暗管排水流量测定仪,由漂浮式测流装置和变径通连装置构成,所述变径通连装置一端连接在被淹没暗管的出水口处,另一端连接所述漂浮式测流装置。
变径通连装置包括变径快速接头和柔性导管,所述变径快速接头连接在暗管的出水口处,并通过柔性导管连接漂浮式测流装置。
漂浮式测流装置包括便携式漂浮箱,所述便携式漂浮箱内设置有测流计,所述测流计一端通过进流管连接变径通连装置,另一端通过出流管连通外界,所述测流计带有水量显示盘。
变径通连装置上设置有排干扰附件。
在所述变径快速接头上设置有排干扰附件。
在所述进流管上设置有排干扰附件。
所述排干扰附件可用于排出测量时暗管内的气泡,消除气堵干扰,使其不影响水量的精确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淹没式暗管排水流量测定仪,系根据压力管道恒定流和明沟水体静水力学原理设计与研制,其结构由漂浮式水下测流装置和变径通连装置两部分组成。前者为仪器的主体部分,包括安装在漂浮箱中的测流计带水量显示盘和进出流短管;后者为仪器的配套部分,包括连接暗管出口的变径快速接头,柔性导管和排除干扰的附属部件;这两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漂浮箱中的测流计和进出水短管都低于沟中水位,在完全淹没状态下工作,根据伯努力定律,其所在位置与暗管出口的高低差别不影响测流结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该仪器测定淹没状态下的暗管排水流量,操作简易,判读方便,测量结果比较准确可靠;
2、安装、运转和拆卸量测装置的全过程,始终保持管道不断出流,流量受干扰小,管内压力变化不大,无须外加防护,不妨碍排水暗管工作;
3、自动通水量测过程全部靠机械传动,无能源消耗,不招致污染,无安全隐患;
4、除测定暗管排水流量外,用同一设备还可完成水下取样作业,以提供排水水质化验样品;
5、结构简单,携带使用方便,操作简便灵活,造价成本低廉,适用于农村条件的现场测试,便于在灌区内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淹没式暗管排水流量测定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下面给出一个最佳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一种淹没式暗管排水流量测定仪,由漂浮式测流装置和变径通连装置构成,所述变径通连装置包括变径快速接头1和柔性导管2,所述变径快速接头1连接在被淹没暗管3的出水口处,并通过柔性导管2连接漂浮式测流装置。漂浮式测流装置包括便携式漂浮箱4,所述便携式漂浮箱4内设置有测流计5,所述测流计5一端通过进流管6连接变径通连装置的柔性导管2,另一端通过出流管7连通外界(水下),所述测流计5带有水量显示盘8。在所述变径快速接头1上设置有排干扰附件9,进流管6上设置有排干扰附件10。
本实用新型的淹没式暗管排水流量测定仪在使用时,将变径快速接头1与没于水下的暗管3出水口密封连接起来,使水流通过柔性导管2进入漂浮箱4内的测流计5,依靠机械传动显示出可判读的水量数据,提供量测信息。安装、运转和拆卸量测设备,都在管道通水情况下进行,并不妨碍排水暗管的工作。使用这种装置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流量数据。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50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答题辅助系统、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远程教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