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底自动密封洁净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5163.4 | 申请日: | 200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5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段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梦德(天津)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16 | 分类号: | E06B7/16;E06B7/215;E06B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杜澄心 |
地址: | 100088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密封 洁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底自动密封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居室或办公场所等建筑物的门,都存在着门底与地面之间的间隙不能消除的问题。并且所述的间隙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膨胀与收缩。由于上述缺点,降低了门的隔温、隔音、防风尘等效果。传统的在门底加装密封条措施,因为其缺乏调节功能,所以在使用中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底自动密封洁净器,以解决门底密封间隙的自动调节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门底自动密封洁净器主要包括两个弹性等腰三角形机构、外壳和密封胶条;所述弹性等腰三角形机构的底边包括两块滑块及两滑块之间放置的压缩弹簧,所述两个弹性等腰三角形机构的底边依次排列于与所述滑块结构相适应的外壳滑槽内,其中两个弹性等腰三角形机构中相邻的两个滑块通过长杆连接,远离门合页的滑块外侧设有档块,靠近门合页一端的档块通过螺杆与揿压顶块连接,该揿压顶块外端位于外壳体外;所述弹性等腰三角形机构的两腰分别为两个连杆,所述的两个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被活动固定于对应的滑块上,另一端通过销轴相互活动固定在一起,形成密封调节端,固定于外壳内套置的内壳的卡槽中;位于外壳下开口处设有固定于内壳底边上的密封胶条,所述外壳固定于门的底边上或是门的组成部分。
如上所述一种门底自动密封清洁器,其中靠近门合页处的等腰三角形机构中的压缩弹簧的硬度,要大于另一个等腰三角形机构中的压缩弹簧。
如上所述一种门底自动密封清洁器,根据门底宽度选择所述等腰三角形机构的设置个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将其安装在门底能起到防风、防尘、隔音的作用。
2、可根据客尸的需要做成任意长度。
3、由于结构设计的科学,实用性强,制作工艺精良,产品质量可靠经过十万次以上的实验证明,该产品的耐用性能及密封性能都可以得到保证。
4、该产品用途广泛,可用于宾馆酒店、民用住宅、医院、净化场所等需要封闭的地方。
5、安装快捷便利。
6、产品环保,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参见附图。图1所示为采用两个等腰三角机构的门底自动密封洁净器。其中等腰三角形机构的底边设在外壳1的滑槽内,所述滑槽的形状参见图2所示。在滑槽内依次是档块3、四个滑块6、位于滑块6之间的压缩弹簧5、长杆10和揿压顶块7。所述揿压顶块7外侧在外壳1的滑槽外。三角形机构的两腰分别为两个连杆4,它们的一端通过对应的销轴11被活动固定于对应的滑块6上,另一端通过销轴相互活动固定在一起,形成密封调节端,被固定于外壳1内套置的内壳12的卡槽中。位于外壳下开口处设有固定于内壳12的底边上的密封胶条13,该密封胶条可以选用硅橡胶材料。所述外壳1的上端与门的底边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也可以是门的组成部分。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本装置主要由两个“弹性等腰三角形机构”组成。该三角形具有可伸缩的底边。如果底边的一头被推动,底边的另一头被顶住,则此时因两腰长度不变,底边缩短,其高必然增大。将两个相同的等腰三角形机构倒置,安装于外壳1内,当关门时,门侧面与合页相连的一侧,揿压顶块7经可调整长度的螺杆8推动滑块6压缩弹簧5同时经销轴11带动连杆4,连杆在分力作用下微微转动,使这个等腰三角形机构的两个底角增大,两个连杆于大帽铆钉9连接处,向下推动内壳12带动固定其内的密封硅胶条13达到密封的目的。由于门底是一长缝,为了均匀密封,本装置采用了两个等腰三角形机构。在第一个机构工作时,将通过延长杆10将推力传递给第二个等腰三角形机构。当然在外壳的另一端,必须要用螺钉2锁紧的档块3以阻止整套机构的窜动。档块3不必安装于最靠外壳1的另一端,这样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宽度的大门。调整螺杆8能够改变密封胶条下降的多少,以达到最合理的密封效果。改变螺杆8的长度,可以调整两个等腰三角形机构的位置,使内壳下降时尽量保持水平。由于第一个“弹性等腰三角形机构”中的弹簧,要经连杆和延长杆10将力传递给第二个机构,所以第一个机构的弹簧,要比第二个机构的弹簧硬一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梦德(天津)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凯梦德(天津)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51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