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安装铁路车辆部件的组装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5414.9 | 申请日: | 200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8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孝华;于维;于弃非;潘涛;孟祥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5/00 | 分类号: | B25H5/00;B25H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161002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安装 铁路车辆 部件 组装 | ||
1. 一种用于安装铁路车辆部件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车的下端设有液压升降装置,上端设有平板状的支架、过渡架和平台,所述液压升降装置的支撑点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连接所述过渡架,所述支架和所述过渡架可相对移动;所述过渡架上方连接所述平台,所述过渡架和所述平台可相对移动;所述平台上设有用于固定铁路车辆部件的部件托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车还包括电控装置和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组装车的车轮;所述电控装置通过所述电机控制所述车轮转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过渡架之间设有4个滑动轮,所述过渡架与所述平台之间设有4个滑动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和所述过渡架之间设有横向调节机构,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可使所述过渡架相对于所述支架横向移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丝杠、第一固定螺母、及第一手轮,设置在所述支架内的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所述过渡架上的所述第一固定螺母,所述第一丝杠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手轮。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架和所述平台之间设有纵向调节机构,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可使所述平台相对于所述过渡架纵向移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丝杠、第二固定螺母、及第二手轮,设置在所述过渡架内的所述第二丝杠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的所述第二固定螺母,所述第二丝杠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手轮。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和两组摆杆,所述每组摆杆交叉连接,所述两组摆杆的八个端点分别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组装车车体地板的两端,所述两组摆杆中两个相对的摆杆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杠杆与所述液压缸推杆连接。
9.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托架分别为120阀托架、调节阀托架、副风缸托架、双室风缸托架、及集尘器及管路托架。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120阀托架上端为托盘,下端为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托盘通过第三丝杠连接,所述托盘和所述底座中间设有连接在所述第三丝杠上的第三手轮,所述托盘一侧连接有支撑板。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为矩形体,该矩形体的四个侧边各设有一突起的档块,其中,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一侧边上的档块设置在靠近中点位置,另三个档块设在侧边的转角位置。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梯形体,该梯形体的长边与所述托盘相连接。
13.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风缸托架上端为第一托板,下端为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一托板通过第四丝杠连接,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底座中间设有连接在所述第四丝杠上的第四手轮。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为矩形体,该矩形体中间设有弧形凹槽。
15.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室风缸托架上端为第二托板,下端为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与所述第二托板通过第五丝杠连接,所述第二托板和所述第三底座中间设有连接在所述第五丝杠上的第五手轮。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板为矩形体,该矩形体中间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两边各设有一圆形透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54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金卤灯
- 下一篇:一种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