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扇框导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5684.X | 申请日: | 200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7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祖维欣;古进钦;董耀远;施铭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4 | 分类号: | F04D2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导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风扇,尤其涉及其风扇框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散热风扇结构中,除了扇叶、转子以及定子之外,同样重要的即是其框体部位,其可藉由该框体以提供前述扇叶、转子及定子赖以组设定位和导流作用的框架构造。
现有散热风扇的框体通常设有一内周壁包围于扇叶外周,藉以将该扇叶旋转时所产生的旋状气流强制导引呈对应转子轴向的排出(或吸入)气流;此运作过程中,当该扇叶旋转时所产生的旋状气流撞击该框体内周壁时,由于气流的路径方向转变过于急剧,因此其气流磨擦框体内周壁时将会产生较大的噪音量,由于目前所生产的计算机主机中,其所需组装的散热风扇数量逐渐增多,以适应较大散热需求,因此,若单一组散热风扇的散热运作即产生过大的噪音量,则多组散热风扇同时运作时,其噪音量更将倍增,如此对于整体汁算机设备的质量而言势将大打折扣,且“静音”更是目前消费者在选购计算机设备时相当注重的一个条件。
另一方面,前述现有散热风扇的框体设计,当扇叶旋转所产生的旋状气流撞击该框体内周壁时,容易产生回流现象,进而造成气流排散不顺、影响散热效率的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散热风扇框体导流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为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扇框导流结构,以降低风扇框导流结的噪音,并令气流排散更加顺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扇框导流结构,所述风扇包括一转子、以及间隔环设于该转子周边的扇叶、以及一供转子枢组定位的框体;其中,该框体界定形成有一导流环缘,该导流环缘对应扇叶旋转时出风方向的一侧设有外扩型态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上并具有间隔设置的导肋片。
其中,所述导流面为斜面。
其中,所述导肋片的设向,为其片体的中心假想延伸线并未通过转子中心假想点的涡旋向设置。
其中,所述导肋片为平直片状或是弧曲片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籍由在该导流面上间隔设置导肋片,可令该扇叶旋转时所产生的排散气流藉由该导流面所设的导肋片,顺畅导引成对应转子轴向的排出气流,有效减降扇叶产生的旋转气流对框体导流面所产生的冲击和磨擦,进而能够达到降低噪音以及令气流排散更加顺畅,提升风扇散热效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扇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风扇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平面剖视及导流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肋片型态另一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风扇框导流结构的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限制。
所述风扇A包括一转子10、以及间隔环设于该转子10周边的扇叶11、以及一框体20以供该转子10枢组定位;其中,该框体20并界定形成有一导流环缘21,该导流环缘21对应扇叶11旋转时出风方向的该侧并设有外扩型态的导流面22;该所述导流面22上并具有间隔设置的导肋片23。
其中,所述导流面22可为斜面型态;如此,所述各导肋片23设于其上时,其侧向呈三角形态样。
其中,所述导肋片23的设向,如图3所示,可为其片体的中心假想延伸线L并未通过该转子10中心假想点C的涡旋向设置型态。
又其中,所述导肋片23可为平直片状(如图1~图3所示),或是如图5所示的导肋片23B,其设成弧曲片状型态。
藉由上述结构、组成设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风扇A使用上,如图4所示,该转子10运转而带动扇叶11旋转所产生的旋转气流W1,其触及框体20的导流环缘21时,将可藉由该导流面22上所设导肋片23的导引作用,令该旋转气流W1顺畅转变成对应转子10轴向(如图4的L2所指线条方向)的排出气流W2。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风扇框导流结构,主要藉由在该导流面22上间隔设置导肋片23的创新独特设计,可令该扇叶旋转时所产生的排散气流可藉由该导流面22所设的导肋片23,顺畅导引成对应转子10轴向的排出气流,有效降低扇叶产生的旋转气流对框体导流面所产生的冲击和磨擦,进而能够达到降低噪音以及令气流排散更加顺畅,提升风扇散热效能的实用进步性。
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藉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且文中虽透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熟悉此项技术领域的人士当可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则后对其进行变更与修改而达到等效的目的,而此等变更与修改,皆应涵盖于所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范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56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