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结扎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5755.6 | 申请日: | 200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1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栋;高志强;吕威;查洋;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莉 |
地址: | 10073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结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外科手术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结扎器。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结扎是手术最基本的操作之一,打结又是各种结扎操作中最基本的动作。传统的结扎过程为:用止血钳夹持结扎线的一端绕过要结扎的组织,外科医生徒手打外科结或三重结后,剪断结外剩余的结扎线。这种结扎在结扎深部较脆弱的组织时,由于术者尤其是初学者用力不当,经常造成结扎组织的撕裂;由于术者手的抖动和结扎线本身的弹性,术者在打第二重结时,第一重结常常松脱;打结完毕需要助手剪线,由于助手经验等原因,线结外的留线长短不一,过长则异物反应大,不利愈合,过短则线结容易滑脱。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内窥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中,人手根本无法伸入狭小而深在的腔隙内,传统的打结方式无法完成这类手术的结扎,于是人们发明了银夹、钛夹、绞扎合金线等金属结扎装置,这些金属装置减少了传统打结的动作,可以通过特殊器械将其输送入需要结扎的狭小区域进行夹闭,操作简单,但是由此带来了新的问题,上述金属装置均不吸收,术后成为体内的永久异物,在以后患者行CT等检查时常常造成伪影而影响患者的检查,由于钛夹等金属夹均为开放性夹,没有保险,钛夹脱落异位,造成留置部位的划伤、感染、疼痛等问题均有报道。一些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家又开始以聚甘醇酸等为原料研制可吸收夹,但是,该类夹体积较大,难以适用于腔隙较小的手术,研制费用高,生产工艺复杂,成本昂贵,难以得到广泛应用。近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用壳聚糖与胶原蛋白为原料制成了可吸收缝合线且将其产业化,在体外打结用配管送入体内圈套要结扎的组织后,用配管将线收紧,由于这种线表面阻力较大,遇水后可膨胀,可使线结收紧,然后将线结以外的线剪断,完成结扎。这种缝合线组织相容性好,可被人体吸收,表面阻力大,遇水可膨胀,是一种理想的结扎线。这种方法可使部分病人避免应用钛夹等金属装置,但是该装置线套需要配管输送,收紧线套时医生需要双手操作;还需要另外的器械剪线,在狭小的空间里进行上述操作非常繁琐,而且还需要助手良好的配合,这都将延长手术的时间;另外,由于配管较长,其相当长度的结扎线将被浪费掉,再加上配管为一次性,导致该产品成本较高,使用昂贵,影响了它在临床的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国内外目前类似或相关装置中出现的备种缺点,并加以克服。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狭小术区或者脆弱组织的快速可靠的结扎的便宜的方便的自动结扎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结扎器,其中,所述自动结扎器包括拉线管、切线刀、拉线杆、拉杆、拉力开关和牵引电磁铁,所述拉线管的后端与所述牵引电磁铁的外壁相连,并且所述拉线管的管腔与所述牵引电磁铁的衔铁相对,所述切线刀通过一弹性柄固定于所述拉线管的内侧壁上,所述弹性柄与一细钢丝线的前端相连,所述牵引电磁铁的衔铁与所述细钢丝线的后端相连,所述拉线杆的前端形成拉线钩用于挂住结扎线一端所系成的线圈,所述拉线杆与所述拉杆之间连接有所述拉力开关。
上述自动结扎器为线结扎,避免了金属夹闭所存在的各种缺点;设计中的切线刀减少了剪线的繁琐,可由医生单手操作完成结扎;由于切线刀与挡结孔的距离固定,线结以外的留线长度固定一致;应用结扎线少,可降低成本;结构细长,可适用于非常深在狭小的术区内进行结扎。该设计充分考虑了医生既往的操作习惯,其外形和操作均与现行的咬钳或注射器基本相同,操作简单,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钳式自动结扎器的总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结扎器的拉力开关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自动结扎器的拉力开关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自动结扎器的拉力开关的又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自动结扎器的切线刀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自动结扎器的前端挡结孔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自动结扎器的前端挡结孔的正视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自动结扎器所用结扎线套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注射器式自动结扎器的总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57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床垫结构
- 下一篇:多孔性吸收材及具有多孔性吸收材的墨水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