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组合模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5935.4 | 申请日: | 200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46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廖展谋;廖立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展谋;廖立本 |
主分类号: | E04G9/02 | 分类号: | E04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组合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组合模板,特别是一种可拆卸组装的模组化组合模板。
背景技术
传统混凝土灌浆工程所使用的板模结构,多是由木造的模板相互靠合拼凑,再以角材打钉固定以联结各模板所构成。
由于木造模板不具耐水性,而且板体的抗压、抗弯强度有限,在混凝土灌浆作业过程中,模板因为泡水而变形,或是耐不住混凝土的重量而产生爆模现象时有所见,结果不但适成工程延误,也容易因此而发生工程意外。
更何况木造模板的板面光滑度不佳,模板与模板之间易存在有缝隙,以至于混凝土在干固成型后容易发生混凝土包模现象,让拆模工作进行时不但无法轻易将模板剥除,又若施力不当更会使模板四散坠落,造成模板毁损,甚至意外发生。
由此可知,传统木造模板在施工过程与后续工作的进行时存在有许多缺点,基此,在建筑工程业界曾有一段时间兴起改采以钢材所制造的模板来取代木造模板;然而,钢材虽具有较佳的抗压,抗弯强度,但由于钢材太过笨重,搬运工作不易进行,且其构筑完成的板模结构经常发生因模板所累积的重量使得工程的阀基结构无法负荷,若其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而致使板模结构崩塌,危害毁损的程度远必然不亚于木造模板:又由于钢材成本费用高,不易加工,加上其模板无法拗折成准确的直角,且过水容易锈蚀而造成板面的不平整,所以仍无法有效克服混凝土会产生包模现象的问题,所以与木造模板一样,拆模后仍花费大量工时与费用来进行混凝土墙的粉光作业:况且,由于钢材的传热速度快,混凝土灌浆后所需要的反应温度极容易经由模板的传导而散失,造成混凝土不但成型速度缓慢,且更因为热量的散失而影响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令灌浆后的混凝土强度以及施工进度都无法达到整体工程的要求。
基此上述理由,钢材模板在所述的段期间之后便不再受到工程业所广为采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组合模板,其模板单元可以相互并靠接合并且利用扣夹加以固定后,即可构筑成各种造型的灌浆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纤维组合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采用玻璃纤维成型出的模板单元,所述的模板单元并靠接合,并且以扣夹加以固定连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1.由于玻璃纤维组合模板本身也具有杭锈蚀、耐潮且不易变形的特性,所以能够有效避免产生混凝土的包模现象,确保模板单元在拆卸时的施工安全,同时维持混凝土墙的光整,减低事后粉光的工时与费用。
2.此外,由于玻璃纤维的热传导性低,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纤维组全模板可提供混凝土较佳的保温作用,并且有助在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发展与冬天低温时施工,使整体混凝土的固化反应一致而求得较佳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组合模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款玻璃纤维组合模板的造型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组合模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组合模板的内角板结构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组合模板的外角板结构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组合模板的S形板结构图;
图4D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组合模板的D形板结构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组合模板的施工使用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组合模板的施工使用示意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组合模板的施工使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组合模板应用在格子梁模板的实施例分解图;
图7是图6所揭结构的局部组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玻璃纤维层A;胶固取合层B;扣夹C;平板10;板面12;接合面14;插置孔142;内角板20;板面22;外角板30;板面32;S形板40;D形板50;板面52;矩表槽板60;背肋622;接合面624;插置孔626;盖板70;圆管7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的技术内容与构成的要件,以下即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组合模板,其第一模板单元主要是以铸模方式成型,由玻璃纤维A与胶固聚合层B交互叠置聚合而成。其中玻璃纤维层A是由玻璃纤维编织而成的布面结构,胶固聚合层B则为环氧树脂添加抗酸、抗碱、耐磨、硬化剂等材料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展谋;廖立本,未经廖展谋;廖立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5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带罩叉车
- 下一篇:农村配给无塔供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