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包装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6388.1 | 申请日: | 200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8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辉 |
主分类号: | B65D85/00 | 分类号: | B65D85/00;B65D77/08;B65D2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洪渊源 |
地址: | 3620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面市的茶叶大多是小包袋茶,通常将多包小包袋茶先装置在茶叶罐中,然将茶叶罐放入手提纸袋里,以便于携带。这种包装形式存在以下缺点:一、手提纸袋的开口不设置封盖,纸袋内的茶叶罐敞露不美观,开口敞开导致装置在袋内的茶叶罐和纸袋内部容易沾染灰尘不卫生;二、纸袋倾倒后,袋内的茶叶罐容易沿开口掉出,使用不安全;三、取用后的茶叶罐零散放置,难于分别哪些茶叶罐内装有茶叶,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四、作为一次性使用的茶叶罐,取用完后便丢弃,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美观、实用的茶叶包装盒,可安全卫生存放茶叶,又可从外部直接察看盒体内茶叶数量。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茶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体以及可开闭的透明外盒盖,外盒体内设有塑料内托,塑料内托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且顶端开口的容置凹腔;每个容置凹腔内分别装置有用于存放茶叶的内盒体,内盒体上端口设有透明内盒盖。
所述外盒体与外盒盖之间设有锁扣装置。
所述外盒体的一边设有手提绳。
所述塑料内托上的容置凹腔为三或六个。
本茶叶包装盒具有分别设有透明盒盖的内、外盒体,多个内盒体分别活动放置于对应的盒座的容置凹腔内,内盒体装设于外盒体内,起到防尘、防潮的作用,且通过透明盒盖可从外部直接察看到内盒体内的茶叶数量,使用方便。外盒体上设有手提绳或链,便于携带。上述结构的包装盒美观、大方,可重复使用,具有环保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构件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3。茶叶包装盒,包括外盒体1、外盒盖2、塑料内托3以及用于存放茶叶的六个带盖5的内盒体4。
外盒体1大致呈正方形,其上端开口、内部具有空腔。外盒盖2采用透明塑料制成,外盒盖2可开闭地铰接在外盒体1上端。外盒体1与外盒盖2之间设有锁扣装置6,防止盖合后外盒体自由开启。外盒体1的一侧边上固定装设有手提绳7,利用手提绳7可手提包装盒,便于携带。
内盒体4呈长方体形,其上端开口、内部可存放袋装茶叶。采用透明塑料制成外盒盖5可开启地紧盖在内盒体4的开口上,以封闭内盒体4。
外盒体1内装设有塑料内托3,塑料内托3上间隔设有六个顶端开口的容置凹腔8。六个内盒体4分别放置于对应的容置凹腔8中,内盒体4的下部通过开口进出容置凹腔8。容置凹腔8的高度应小于内盒体4高度,保证放置于容置凹腔8中的内盒体4部分外露,便于取用内盒体。
实施例2: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外盒体1呈长方体型,外盒体1内塑料内托3上对应设有三个容置凹腔8,每个容置凹腔8中对应装设有内盒体4。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塑料内托容置凹腔的数量、排列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定,其数量可在3至10个范围内任意选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辉,未经陈玉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6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