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卡轴旋切机转辊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7093.6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51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豪;李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豪;李承华 |
主分类号: | B27L5/04 | 分类号: | B27L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2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卡轴旋切机转辊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工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无卡轴旋切机转辊副。
背景技术:
无卡轴旋切机是生产胶合板加工小径木的一种设备,目前传统的无卡轴旋切机的转辊,通常采用2至3载连接成线而形成一根辊,通过两端或一端输入转辊的旋转,后压尺辊(刀架)进刀夹紧小径木驱动旋切。
这种辊的缺点是:首先辊的外齿纹加工受到局限,一根400毫米至700毫米的辊因局限于加工齿纹的深度,只能刨拉直纹或滚压网纹。二至三截辊构成的一根辊,中间应有一个轴承及轴承座支撑一条中轴连接两辊,中轴轴承及轴承座在两辊的中间,一旦轴承或转辊损坏,更换就很困难。因中轴和辊的连接采用过渡配合并有一定的牢固性,要拆下来更换某零件是很困难,造成要换某零件则需更换一整套转辊副;如果太松就会直接影响转辊的使用性能,导致造成中轴和辊之间在使用过程中会松动,直接损坏轴承、轴承座和辊孔,安装工艺和使用效果很难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无卡旋切机转辊的缺点,旨在提供一种耐用度好、装配工艺精度高、方便斜齿套与轴承维修更换的无卡轴旋切机的转辊副结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无卡旋切机转辊副由三根驱动小径木转动旋切的等线速旋转的夹棍构成,主要包括:芯轴、间隔圈、轴承、防尘圈、斜齿套、平键、轴承座、左右旋螺母。所述的芯轴(1)通过平键贯连多个斜齿套(5)形成转辊;转辊中锁连轴承(3)、轴承座(7),两端扣左右旋螺母(9),构成整条转辊副结构,动力从一端或两端输入。本实用新型避免了要更换转辊副的某零件而需要更换整套转辊副;提供不同用户要求的转辊副外齿的齿形和齿深;提高了转辊副的使用性能、装配工艺精度及工作寿命;方便安装和检修,降低了维修成本,确保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滚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滑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无卡旋切机转辊副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芯轴1、间隔圈2、轴承3、防尘圈4、斜齿套5、平键6、轴承座7、割刀套8、左右旋螺母9。
具本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三根驱动小径木转动旋切的等线速旋转的夹棍构成,主要包括:芯轴、间隔圈、轴承、防尘圈、斜齿套、平键、轴承座、割刀套、左右旋螺母。
芯轴1从两端穿入斜齿套5配合,经平键6连接,穿入间隔圈2再套入轴承3,外连轴承座7,根据辊的长短选择N个轴承座和斜齿套,由芯轴两端左右旋螺母9扣紧,形成一整体的无卡轴旋切机转辊副。所述的无卡轴旋切机转辊副固定在压尺梁和后梁上,动力从两端或者一端输入,使三辊同一线速度和同一方向旋转,驱动圆木旋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豪;李承华,未经陈明豪;李承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7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移动资源预留方法
- 下一篇:用于通过网络安全地更新脆弱系统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