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屏风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7522.X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72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叶政毅;黄长久;李弼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5/00 | 分类号: | A47G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依展 |
地址: | 361024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屏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屏风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见到的一种折叠屏风架,它包括至少三根支腿,每相邻两支腿之间均连接有折叠架,其中,各相对相邻的两折叠架之间位置相对固定。该折叠屏风架虽然具有可折叠、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的优点,但是由于各相邻的两折叠架之间位置相对固定,因此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相对位置,不能满足现有消费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屏风架,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折叠屏风架各相邻的两折叠架之间位置相对固定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屏风架,它包括至少三根支腿,每相邻两支腿之间均连接有折叠架,至少有相邻的三根支腿中,该三根支腿之间连接的两折叠架构成相对转动连接关系。
依照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该折叠架包括串接的若干个“十”字交叉架,相邻两个交叉架的端部枢接。
依照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该三根支腿中,位于中间一根支腿,连接一第一下枢接座及一第二下枢接座,滑动套接一第一上枢接座及一第二上枢接座,第一、第二下枢接座构成可相对转动连接关系,该第一、第二上枢接座构成可相对转动但不可相对滑动的连接关系;该三根支腿之间连接的两折叠架中,两折叠架的对应下端部分别枢接第一、第二下枢接座,对应上端部分别枢接第一、第二上枢接座。
依照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该第一上枢接座滑动套接支腿,其中,该第一上枢接座下固设有连接套,该连接套下周缘设有轴向卡扣;该第二上枢接座可转动套接连接套,该轴向卡扣卡接第二上枢接座下端面。
依照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该第一下枢接座固定套接支腿,其中,第一下枢接座下固设有连接套,该连接套下周缘设有轴向卡扣;该第二下枢接座可转动套接连接套,该轴向卡扣卡接第二下枢接座下端面。
依照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该第一上枢接座滑动套接支腿,其中,该第一上枢接座包括一上套接环、一下套接环以及一固接上、下套接环的中间部;该第二上枢接座转动套接支腿,并定位于上、下套接环之间。
依照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该第一下枢接座滑动套接支腿,其中,该第一下枢接座包括一上套接环、一下套接环以及一固接上、下套接环的中间部;该第二下枢接座转动套接支腿,并定位于上、下套接环之间。
依照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该支腿为可伸缩支腿。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屏风架中,由于三根支腿之间连接的两折叠架构成相对转动连接关系,因此该折叠屏风架具有如下的优点:其一,可折叠、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的优点;其二,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相对位置,能满足现有消费者的需求。折叠架包括串接的若干个“十”字交叉架,可完全折叠。由于第一、第二上枢接座构成可相对转动但不可相对滑动的连接关系,第一、第二下枢接座构成可相对转动连接关系,因此不但两折叠架构成相对转动连接关系,而且整个折叠屏风架构成连动关系,可一次展开或折叠,展开或折叠方便快速。第二上枢接座可转动套接连接套,以使第一、第二上枢接座构成可相对转动连接关系,轴向卡扣卡接第二上枢接座下端面,以使第一、第二上枢接座构成不可相对滑动连接关系,制造成本低,装配方便快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一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屏风架处于使用状态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一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屏风架处于折叠过程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一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屏风架处于折叠过程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4绘示一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屏风架处于折叠过程之三的立体示意图。
图5绘示一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屏风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6绘示图1的A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绘示图1的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8绘示一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屏风架处于使用状态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9绘示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屏风架处于使用状态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10绘示图9的B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绘示图9的B处的剖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支腿10,折叠架20,第一下枢接座11,第一上枢接座12,第二上枢接座13,连接套14,轴向卡扣15,第二下枢接座16,固定座17,上套接环19,下套接环1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75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