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畅通式立交桥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7778.0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8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增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增贵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亮芳 |
地址: | 350007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畅通 立交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桥梁设备,特别是一种新型的畅通式立交桥。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普及,城市及道路的交通越来越拥挤,在各路口随之而生了各种形式的立交桥,现有的立交桥,由于没有统一的设置与规划,因此结构繁多、复杂,给行驶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常常在立交桥上迷失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统一使用的,全方位通行的新型畅通式立交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畅通式立交桥,包括两条立体交叉的主桥,每条主桥上均设有双向的车道,其结构要点在于:在相邻的那一主桥端设置有沟通两相邻主桥端的引桥,所述的引桥为双向的车道,所述的引桥的出入口均设置于靠近它的主桥的外侧车道。
这种结构形式的立桥,可适应不同的车驾习惯。假设在靠右行走的国家,在本立交桥上行走,其不管由那个入口进入,只需遵循靠右行走的原则,都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出口,假设其从立交叉的(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假设立交桥为东西南北走向)东侧入口进入主桥,可沿着主桥直行向着西向直走,如果想要改变方向,向北则沿着其右侧的引桥靠右驶入南北走向的主桥,如果想要向南,则先向西行驶,到位于西北向的主桥的引桥后,靠右由位于西北的引桥驶入北南方向的主桥,从而实现由东改向南行驶。如果由入口驶入后发现要退回,则先向西行驶,到位于西北向的主桥的引桥后,靠右由位于西北的引桥驶入北南方向的主桥,然后经由北南方向主桥南端的沟通南西桥端的引桥进入东西桥道,而后由西向东行驶,则可退回原出口。
如果对于习惯靠左行驶的国家来说,其道理也是一样。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立交叉,只需遵循始终靠右或靠左走就可实现由一个入口达到多向的变通。因此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驾乘者使用,便于统一实施的优点。
在立交桥的各车道上均设有标志箭头。
在立交桥的各车道设置标志箭头,便于驾乘者驾驶,同时有利于保证行车安全。
在所述的立交桥的主车道上靠近引桥的那一侧车道为转向车道。
所述的立交叉上每一主桥入口的左、右方向都分别与三个出口相连,第一个出口为通过位于其外侧部的引桥与相邻走向的主桥出口相邻,第二出口则为该主桥的直行出口,第三出口则为与该主桥的直行出口侧的那一引桥沟通。
在所述的立交叉的每一侧引桥处均设置有直接沟通地面的副桥,副桥的一端沟通地面,另一端沟通立交桥的引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立交桥,通过简单的巧妙的结构,实现了由单纯的四个入入口即可实现全方位变向的目的。在行驶过程中无需红绿灯,同时可随时根据需要变换行车路线。同时统一的将主桥上的靠近引桥的车道设为转向车道,因此可提高行车转向的安全性。同时还可利用引桥与主桥之间的桥洞,方便需要时对桥上的车辆采用起重机进行起吊。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立交桥还便于汽车尾气的发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主桥 11主桥上的转向车道 12主桥的外侧车道 2引桥 21引桥的出入口 3副桥 4车道上的标志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一种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畅通式立交叉,包括两条立体交叉的主桥1,所述的主桥为四车道1、2、3、4的双向行驶结构。在相邻的两主桥的那一端的外侧车道12均设置有沟通两相邻的主桥端的具有双向车道的引桥2。也就是在立体交叉的主桥的四个立体交叉的立体角上分布有四个的引桥。每一个主桥端的入口均对应有三个的出口21,其包括直行的主桥另一端的出口,以及位于其外桥的沟通两相邻主桥端的引桥出口,还包括位于同一主桥另一端的外侧引桥的出口。在主桥及引桥上设置有标志箭头4,在主桥上靠近引桥的那一侧车道为转向车道11。
本结构的立交叉的走势如图上箭头所示。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立交叉同样适用于靠左行驶习惯的国家。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大部分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只是在各引桥处设置了直接沟通地面与引桥的副桥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增贵,未经朱增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77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带钢缺陷收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设备的报警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