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骨梁柱补强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07802.0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5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5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1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骨 梁柱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适用于纯钢、纯混凝土或钢与混凝土复合的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房屋结构钢骨梁柱补强接头。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抗弯矩钢骨构梁柱接合系统中,如图1所示,柱1与钢梁2采用梁翼板焊接及腹板利用剪刀板3与螺栓31的方式接合,构架在受地震力作用下,利用梁端的塑性变形来消释地震传进结构物的能量,但是大地震时由于梁会因塑性变形在梁柱交界面产生,造成梁柱接合面焊道的破坏。为了克服此项缺点,钢骨梁柱接头的补强细节则逐渐受到重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要避免梁柱交界处焊道破坏的钢骨梁柱补强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钢骨梁柱补强接头,其包括有H形钢梁,在此钢梁的一端与柱相连结,并于钢梁上翼板及下翼板内侧,腹板的相对边各放置一片钢板,将钢板分别与梁翼板内侧及柱接合形成接头。
该钢板为矩形钢板。
该钢板为六边形钢板。
该钢板为三角形钢板。
该钢板为一具T形断面的钢构件。
该钢板为一角钢。
T形断面钢构件与钢梁腹板焊接接合。
角钢可与钢梁腹板焊接接合。
该柱为H形、十字形、矩形、及多边形制作的钢柱,钢管内含混凝土的复合柱,或钢骨钢筋混凝土柱。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钢骨梁柱补强接头增加梁端近柱面的接合面积,增加传运梁翼板力量,以确保梁柱接合面的焊道维持在弹性范围避免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钢骨梁柱接头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钢骨梁柱补强接头应用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钢骨梁柱补强接头的第一变化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钢骨梁柱补强接头的第二变化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钢骨梁柱补强接头的第三变化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钢骨梁柱补强接头的第四变化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中的钢骨梁柱补强接头包括柱1、钢梁2、剪力板3及矩形钢板4。剪力板3靠近柱侧的内缘在工厂以焊接方式与柱接合,并利用数个螺栓31穿过剪力板3的开孔与钢梁腹板21接合,钢梁翼板22与柱1焊接接合,并于钢梁2上及下翼板22内侧,腹板21的相对边各放置一片矩形钢板4,利用焊接方式将矩形钢板4分别与梁翼板22内侧及柱1连结形成接头。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变化例,其中在钢梁2端部装设含对角削切的六边形钢板5,并与钢梁翼板22内侧及柱1焊接接合。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变化例,其中在钢梁2端部装设三角形钢板6,并与钢梁翼板22内侧及柱1焊接接合。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变化例,其中在钢梁2端部装设T型断面的钢构件7,利用T型断面的腹板71分别与梁翼板22内侧及柱1焊接接合,且T型断面的翼板72亦可与柱1或梁腹板21焊接接合。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变化例,其中在钢梁2端部装设角钢8,将角钢8与梁翼板22内侧及柱1焊接接合,亦可与梁腹板21焊接接合。
上述的柱1可为H形、十字形、矩形、及多边形制作的钢柱,钢管内含混凝土的复合柱,或钢骨钢筋混凝土柱。
本实用新型的补强接头,除应用于新建的梁柱接合外,对已完成建筑物的梁柱接合补强亦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78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