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排自吸式烧嘴梭式窑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8389.X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68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汪和平;冯青;童剑辉;陆琳;宫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和平;冯青;童剑辉;陆琳;宫小龙 |
主分类号: | F27B9/26 | 分类号: | F27B9/26;F27B9/30;F27B9/36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3000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式烧嘴梭式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梭式窑,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对断面温度均匀性要求比较高的陶瓷产品烧成宽断面的三排自吸式烧嘴梭式窑。
背景技术
梭式窑在陶瓷工业窑炉中主要是用来烧成日用陶瓷及艺术陶瓷的窑炉。梭式窑具有占地少、温差小、容易操作控制等优点,因此,受到国内广大中小陶瓷企业的青睐。目前,中、小型梭式窑一般采用自吸式烧嘴,烧嘴安装在窑炉底部两侧;烧嘴燃烧时产生的热烟气由于浮力大于重力由窑的两侧上升至窑顶,当遇窑顶的阻碍时且由于受到烟囱抽力作用就会形成倒焰式的流动,从而可以减小窑内的上下温差。但是,当因烧成制品的需要、窑炉断面较宽时,这时仅在窑炉底部两侧安装两排自吸式烧嘴就很难保证窑炉断面的均匀性了,从而影响了制品的烧成质量,使产品无法满足用户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断面温度的均匀性、提高制品烧成质量的三排自吸式烧嘴梭式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窑头、窑体、窑尾、窑车和窑车钢轨组成,在窑体的内壁设有由多晶莫来石纤维构成的内衬,在窑体的下方地面上固定作为窑车轨枕的底横梁,在底横梁上安装有便于窑车运动的窑车钢轨,窑体坐落在与底横梁固定连接的窑体钢架立柱和支撑立柱上,窑尾由轻质高铝砖和硅酸铝纤维砌筑组成,在窑尾设有构成“L”形的水平支排烟口和垂直烟道,与垂直烟道连通的排烟罩安装在窑尾的顶部,在窑底两侧各安装有一排侧烧嘴,侧烧嘴固定在侧梁上,侧梁固定在支撑立柱上,侧烧嘴对准预留在侧钢架上的侧烧嘴砖口,特征是沿窑内宽方向并排的两窑车之间留有一砖长度和两砖宽度的距离间隙,用来布置中间烧嘴;中间钢架由上中间横梁、上中间侧梁、中间侧梁和中间立柱焊接组成,中间烧嘴固定在中间钢架上的中间侧梁上,中间侧梁焊接在中间钢架上的中间立柱上,在上中间横梁上的中间位置固定有顶砌轻质莫来石砖,中间烧嘴对准预留在顶砌轻质莫来石砖的中间烧嘴砖口,在顶砌轻质莫来石砖两边(沿窑长方向)固定有顺砌轻质莫来石砖。
中间钢架的上半部分与支撑窑体的侧钢架的上半部分分开,保持相对独立。
两根中间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中间横梁和底横梁焊接相连。
两根上中间侧梁选用等边角钢,并分别安装在上中间横梁两侧,同时也分别与两窑车左、右一侧构成防止漏气作用的曲封。
底横梁横跨在设在中间烧嘴的正中下位置的点火坑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沿窑宽方向并排安放两部大小相同的窑车,在两窑车之间(即窑内宽中间位置)留有一砖长度和两砖宽度的距离间隙,用来布置一排中间烧嘴,中间烧嘴对准预留在中间钢架上顶砌轻质莫来石砖的中间烧嘴砖口,即除了在传统两排烧嘴梭式窑的窑底两侧安装两排侧烧嘴在外,还在窑宽方向的中间底部位置安装一排中间烧嘴来保证窑内断面温度均匀。当开始烧制制品时,一排中间烧嘴点火可由窑炉操作人员进入点火坑道进行点火。烧嘴燃烧时产生的热烟气由窑的两侧和中间上升至窑顶,由于受到窑顶的阻碍和烟囱抽力的共同作用形成倒焰式的流动,均匀加热制品,然后通过水平烟道流向窑尾上的两个支排烟口,再汇总进入垂直烟道,最后经过排烟罩由烟囱排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有效保证宽断面中小型梭式窑断面温度的均匀性、提高制品的烧成质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和平;冯青;童剑辉;陆琳;宫小龙,未经汪和平;冯青;童剑辉;陆琳;宫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3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在电能计量系统中的组合式互感装置
- 下一篇:锅炉熄火报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