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嵌陶瓷磁化复合木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8512.8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44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应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应文 |
主分类号: | A47G19/00 | 分类号: | A47G19/00;A23L1/02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陆霖 |
地址: | 350322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磁化 复合 木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中的盘、碟或类似物,尤其是属于内嵌陶瓷磁化复合木碗。
背景技术
经检索目前还未见有木、瓷二者复合碗。背景技术中同类单一漆器木碗延续传统木胎漆器工艺制作方法,利用木制粗坯,经过车工,打磨成碗状,再利用漆器工艺流程上漆,成为达到具有一定工艺鉴赏价值和实用居家餐具标准的餐具,虽外观多变,色彩古朴,既有欣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普遍反映存在盛装高温食物时易产生异味,且微波炉无法使用的问题。而单一瓷碗则以传统瓷土压制碗坯,经过上釉高温烧制而成,虽达到无毒无味实用标准,但存在易碎,传热快易烫手等缺陷,且艺术欣赏价值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嵌陶瓷磁化复合木碗,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克服了传统木碗盛装高温食物时易产生异味和瓷碗易碎,传热快烫手的缺点,并具有磁化保健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木头外碗通过耐高温树脂胶与陶瓷内碗相粘合所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本实用新型结合木碗、瓷碗部分传统工艺,外层采用传统木碗漆器工艺,利用激光雕花,保持其外观美观、古朴,同时创新发明内嵌陶瓷,使其克服了盛装高温食物时产生的异味,而且木碗、瓷碗二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使其不但保持了无毒无味,耐高温、硬度高的传统瓷碗的优点,而且又克服了传统木碗盛装高温食物易产生异味和瓷碗易碎,传热快烫手的缺点,既有欣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2、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木碗与瓷碗夹层间镶嵌磁性材料,使其增添磁化保健功能,达到磁化保健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不仅适合日常家居使用,同时也可作为艺术品鉴赏收藏的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其中:1、陶瓷内碗2、木头外碗3、磁性材料4、耐高温树脂胶5、碗座6、碗口内径7、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它是由木头外碗2通过耐高温树脂胶4与陶瓷内碗1相粘合,并且在木头外碗2的内部镶有磁性材料3所组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磁性材料3为永久磁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木头外碗2所采用的木料为松软木质的杉木。
本实用新型中在木头外碗2的外部刻有图案7,并制有碗座5。
本实用新型中当碗口内径6为9-13厘米时,陶瓷内碗1的厚度为0.5-1.5毫米,木头外碗2的厚度为1-2毫米。
本实用新型中当碗口内径6为13厘米以上时,陶瓷内碗1的厚度为1-3毫米,木头外碗2的厚度为2-5毫米。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制作过程中,对于陶瓷内碗1的制作可以采用常规的、已知的技术工艺制作;同时木头外碗2的制作也是采用常规的、已知的技术工艺制作。因此,对于具体产品中陶瓷内碗1和木头外碗2的厚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要求而确定,而不一定需要非常严格的限定,上述的实施例只是在具体制作过程中的二种较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应文,未经王应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