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灭火器压力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8602.7 | 申请日: | 200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71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沈锦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锦花 |
主分类号: | G01L7/04 | 分类号: | G01L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国庆 |
地址: | 361022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火器 压力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贮压式灭火器内部气体压力的螺旋弹簧管压力表。
背景技术
贮压式灭火器内部气体压力会随着存储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为便于确认贮压式灭火器内部气体的压力是否满足灭火的需要,每支灭火器上安装一只压力表。现有的灭火器压力表,在开有压力引入孔的接头上固定安装由表壳和透明表罩组成的壳体;壳体内设置带有刻度的表盘、螺旋弹簧管和指针;表盘与接头固定连接;螺旋弹簧管内端向下引出的管口插在接头上的压力引入孔中并焊接在接头上,且该螺旋弹簧管的内孔与压力引入孔连通。螺旋弹簧管的外端封闭并固定安装指针。该压力表使用时,请参看图1:贮压式灭火器内部气体在接头上压力引入孔1中的压力变化,使螺旋弹簧管2的弹性螺旋段23变形量会随之改变;从而封闭端24带动指针3移位,指向表盘上不同的刻度。请结合参看图2,由于新的贮压式灭火器内部气体的压力较高,螺旋弹簧管2的内端直线段21与弹性螺旋段23之间的弯曲部22容易产生变形,而贮压式灭火器内部气体的压力减低后该弯曲部22不能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因而会影响指示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指示可靠性高的灭火器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火器压力表,在开有压力引入孔的接头上固定安装由表壳和透明表罩组成的壳体;壳体内设置带有刻度的表盘、螺旋弹簧管和指针;表盘与接头固定连接;螺旋弹簧管内端向下引出的管口插在接头上的压力引入孔中并固定连接在接头上,且该螺旋弹簧管的内孔与压力引入孔连通;螺旋弹簧管的外端封闭并固定安装指针。螺旋弹簧管向下引出的管口胶接在接头上,且螺旋弹簧管内端的直线段及该直线段与弹性螺旋段之间的弯曲部也胶接在接头上。
进而:所述螺旋弹簧管的内端直线段和弯曲部以及螺旋弹簧管弹性螺旋段的最内一圈共同胶接在接头上。
所述的螺旋弹簧管是用不锈钢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灭火器压力表,将螺旋弹簧管的内端胶接在接头上,且螺旋弹簧管内端的直线段及该直线段与弹性螺旋段之间的弯曲部也胶接在接头上。从结构上避免螺旋弹簧管内端直线段与弹性螺旋段之间的弯曲部受到贮压式灭火器内部气体压力而产生变形,从而保证了指示的可靠性。同时,采用胶接比焊接更易于操作,可缩短加工时间并可避免焊接时焊渣及气孔造成的质量缺陷,提高合格率。螺旋弹簧管的内端直线段和弯曲部以及螺旋弹簧管弹性螺旋段的最内一圈共同胶接在接头上。利用螺旋弹簧管弹性螺旋段的最内一圈限制点胶时胶液的范围,既可保证胶合部位的强度,也易于控制胶液的使用量。特别是,用不锈钢制成的螺旋弹簧管具有比现有技术采用的铜管更好的抗腐蚀性能,而采用胶接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锈钢材料难于焊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灭火器压力表螺旋弹簧管及指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灭火器压力表螺旋弹簧管部分在灭火器内部气体压力降低前后变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灭火器压力表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实施例螺旋弹簧管及指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灭火器压力表一个优化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如图3所示。该灭火器压力表中:T形接头11上沿轴线开设贯通的压力引入孔12,并在接头11下半部开有外螺纹。接头11的上端固定安装由表壳13和透明表罩15组成的壳体;壳体内设置带有刻度的表盘14、用不锈钢制成的螺旋弹簧管10和指针16。
环形的表盘14胶接在接头11的上端面。
螺旋弹簧管10的内端具有向下引出的管口101;该管口101穿过表盘14的中心孔插在接头11上的压力引入孔12中,并由热固性胶合物17胶接固定在接头11上;从而保证了螺旋弹簧管10的内孔与接头11上的压力引入孔12相连通。螺旋弹簧管10的外端105封闭并胶接固定指针16。
请参看图4:螺旋弹簧管10的内端直线段102和弯曲部103以及弹性螺旋段104的最内一圈由热固性胶合物17共同胶接在接头11上。弹性螺旋段104的最内一圈限制了点胶时热固性胶合物17胶液的范围。可在保证胶合部位结合强度的前提下,在点胶时易于控制热固性胶合物17胶液的使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锦花,未经沈锦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6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