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煤制气锅炉的煤气输送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8848.4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6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范敏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敏智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F17D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1111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锅炉 煤气 输送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燃烧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燃煤制气锅炉燃烧技术的煤气输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煤气属于易燃、易爆、容易泄漏、有毒的气体,在有空气与其混合并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若具备外来火源或自燃条件时,如果控制不当,极有可能在煤气发生炉、输送管道、锅炉炉膛、锅炉烟道等部位发生爆燃甚至爆炸;同时,煤气也是一种有毒气体,会伤害人体的神经和呼吸系统,造成煤气中毒,严重的可致人死亡,一旦泄漏,将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而目前的煤气燃烧控制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号01127456.5公开的一种由燃油锅炉改烧热煤气的技术,主要包括燃油锅炉、煤气发生炉、输气管线,它利用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热煤气经过旋风除尘气除尘和多级净化装置,以降低煤气压力波动时对系统的影响,同时清除煤气中的尘粒及焦油;同时,在输气管线上安装水封阀和蝶阀,旨在对煤气进行净化、切断及流量调节,达到煤气在燃烧过程的控制和保护,以保证整个锅炉燃烧系统的安全正常进行。但采用上述控制系统采用水封槽和水封阀的相配合的方式构成,该结构较复杂,不易快速有效控制煤气,且很容易发生故障,从而导致气密性不够发生煤气泄露,影响锅炉的正常工作,甚至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结构简单,且密封性能好,不受焦油困扰且切断快速有效的燃煤制气锅炉的煤气输送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燃煤制气锅炉的煤气输送控制装置,包括煤气输送管道,所述煤气输送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气动排空阀、第一气动切断阀,所述第一气动排空阀上连接有燃烧器。
所述第一气动切断阀后设有第二气动切断阀,第一气动切断阀和第二气动切断阀之间设有第二气动排空阀。
所述第一气动切断阀和第二气动排空阀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附加气动切断阀。
所述煤气输送管道上设有压力检测表。
所述煤气输送管道上设有煤气压力传感器。
所述第二切断阀后设有气量调节阀。
所述煤气输送管道上第一气动切断阀前设有至少一个焦油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煤气输送控制装置,采用第一气动排空阀及其上设置的燃烧装置,可以在煤制气开始初始输送时煤气浓度不足或在停炉时临时煤气排放时,进行预燃烧待煤气稳定后再进行输送,而采用第一气动切断阀和第二气动切断阀以及它们之间设置的第二气动排空阀的组合结构,可以控制煤气在输送时,若发生第一气动切断阀漏气,可直接让煤气通过第二气动排空阀排放,而无法通过第二气动切断阀后泄露进入锅炉炉膛,从而避免存在安全隐患;通过煤气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煤气输送的状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说明。
图1是含有本实用新型煤气输送控制装置的燃煤制气锅炉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是含有本实用新型煤气输送控制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燃煤制气锅炉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煤制气装置1、除尘除焦装置2、煤气输送控制装置3、燃烧机4和锅炉5,其中煤气输送控制装置3包括煤气输送管道30,所述煤气输送管道30上依次设有第一气动排空阀31、第一气动切断阀32、第二气动排空阀33和第二气动切断阀34,所述第一气动排空阀上连接有燃烧器311,第一气动切断阀32和第二气动排空阀33之间设有一个附加气动切断阀35。
所述煤气输送管道30上还设有压力检测表36和煤气压力传感器37,该压力检测表36和煤气压力传感器37可以设置在煤气输送管道30的任意位置上,用以对煤气输送管道30内的煤气的实时监控;第二气动切断阀34后设有气量调节阀38,用以调节煤气输送管道30内的煤气输送量;煤气输送管道30上第一气动切断阀32前设有一个焦油收集装置39。
煤制气装置1通过管道连接到除尘除焦装置2,除尘除焦装置2与煤气输送管道30上设有第一气动排空阀31的一端相连接、煤气输送管道30设有第二气动切断阀34的另一端与燃烧机4和锅炉5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敏智,未经范敏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珠导螺杆的螺帽结构
- 下一篇:车用电喷油泵的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