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防烟加压送风余压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8906.3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0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叶水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水兴 |
主分类号: | E04F17/04 | 分类号: | E04F17/04;E04F17/00;G05D16/20;G01L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1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加压 送风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烟加压送风余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作为消防系统中的防烟设施,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尤其是高层民用建筑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中强制规定,下述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3、封闭避难层(间)。
目前在国内外所采用的传统机械加压送风控制系统设计如图1所示:但上述系统很难满足在《高规》中明确规定的送风机应有的正压值:防烟楼梯间为40帕至50帕,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25帕至30帕。这是因为:加压送风机的选型除了《高规》中规定的要求外,大部分都由设计师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论计算得出。而工程最终竣工后的工况不一定能保证和设计师计算时的模型完全相符;系统在实际使用中也与设计时的理想状态不同。比如:井道内壁在设计时要求粉刷光滑,而最终并未达到要求;前室或楼梯间开启门的数量与设计时估算的不符、建筑高层和低层的风阻也有所区别等等。这最终会导致两种结果:某些楼层的余压不足及某些楼层的余压过大。无论哪一种结果都将对建筑内的消防逃生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1、余压值不足时;无法保证火灾的浓烟不窜入防烟区域(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不能满足《高规》要求。2、余压值过大时;会造成防烟区域内防火门开启困难甚至无法开启的后果。在发生火灾时,严重影响建筑物内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防烟加压送风余压控制装置,它能够很好地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发生火灾时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防烟加压送风余压控制装置,包括贯穿建筑各楼层消防用的加压送风管道和设置在加压送风管道内的由控制装置控制的加压送风机,所述各楼层对应设有与加压送风管道相连并可向防烟区域内送风的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楼层的防烟区域内分别设有可向控制装置传输空气压差检测信号的传感器。
上述传感器为微差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连接有与消控中心进行通讯并向控制装置发送哪层楼发生火灾的识别通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由可进行数据采集、对比分析处理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电路和控制加压送风机转速的变频器控制电路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在发生火灾时,消控中心先自动开启相应楼层防烟区域的加压送风口,并将发生火灾楼层的信号送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的识别通讯装置根据这些信号判断出发生火灾的楼层位置。同时、控制装置将及时启动安装于该楼层防烟区域(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内的微差压传感器(该压差传感器检测的是防烟区域和相邻走道的压差值),并根据该压差值与预先设定好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处理后驱动加压送风机准确动作,在空气压差值不足时加大送风机转速,空气压差值过大时减少送风机转速,使防烟区域相对于相邻走道保持恒定的正压值,从而使防烟区域(包括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者封闭避难层)内的正压值满足《高规》的要求,消除传统控制系统产生的安全隐患,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机械加压送风控制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防烟加压送风余压控制装置,包括贯穿建筑各楼层消防用的加压送风管道1和设置在加压送风管道1内的由控制装置控制的加压送风机4,所述各楼层对应设有与加压送风管道1相连并可向防烟区域2内送风的送风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楼层的防烟区域2内分别设有可向控制装置5传输空气压差检测信号的传感器6,上述传感器为微差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连接有与消控中心进行通讯并向控制装置5发送哪层楼发生火灾的识别通讯装置7。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5由可进行数据采集、对比分析处理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电路和控制加压送风机转速的变频器控制电路组成。
上述防烟区域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封闭避难层(间)。
本实用新型余压控制装置共分为三个子系统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水兴,未经叶水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