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线放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8928.X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5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本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4 | 分类号: | H04B7/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0002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工业***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线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通信设备,特别是指一种干线放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移通信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对通讯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满足任何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活动范围内的使用要求已成为当今通讯网络发展的目标。但由于无线电信号传播特性,以及城市建筑的高速发展等因素,通信网络信号盲区也不断增加,特别是大型建筑内部信号微弱,难以满足要求。
干线放大器主要用于解决室内信号的覆盖问题,它不仅可以消除建筑层内盲区,同时也对室内通信质量和系统容量进行有效的改善,起到通信网络优化的作用。
干线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是直接引入直放站或微蜂窝的信号进行同频放大,起到增强信号的作用,后再经过功分器、耦合器、馈线、天线等将信号引入室内,实现室内信号的合理覆盖,从而达到优化网络覆盖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干线放大器的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包括施主端腔体双工器1、下行功率放大器2、上行低噪声放大器3、重发端腔体双工器4以及供电单元5和监控系统6,再将其装入散热机箱组成一个完整的干线放大器。
其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下行链路:基站下行信号通过耦合器直接引入到干线放大器的施主端,射频信号先经过施主端腔体双工器1滤波后进入下行功率放大器2进行处理放大,最后再经过重发端腔体双工器4滤波后由重发端传送出去;上行链路:移动台发射的信号由天线接收后传输入重发端,经过重发端腔体双工器4滤波后进入上行低噪声放大器3进行低噪处理放大,再经施主端腔体双工器1滤波后由施主端传送给基站;另外监控系统模块6对下行功率放大器2和上行低噪声放大器3实现各种监控和告警功能,供电单元5对各个有源模块进行供电。
此类整机内部中的模块数量较多、模块之间的工艺性连接差、性能不稳定、故障率高;整机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功耗大,工程上安装操作不方便,且成本相对也比较高,不符合实际使用趋势,市场竞争力低。毕竟体积小、功耗低、外型美观和价格低廉的设备是运营商一直追求的利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模块集成度高、选址容易、安装便利,且成本较低的干线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干线放大器,主要包括重发端的腔体双工器、供电单元、监控系统和散热片机箱。所述一体化干放模块一端口与整机施主端口连接,所述一体化干放模块的上行端口与所述腔体双工器的上行端口连接,一体化干放模块的下行端口与腔体双工器的下行端口连接,所述腔体双工器另一端口接到整机重发端口,所述监控系统连接到一体化干放模块上,供电单元分别连接到监控系统以及一体化干放模块上,所述一体化干放模块、腔体双工器、供电单元以及监控系统装置在散热片机箱中。
该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具体为:
所述一体化干放模块将施主端的介质双工器、下行功率放大电路以及上行低噪声放大电路整合在一块电路板上形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线放大器的优点在于:在保证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在单个小体积模块上实现射频信号的传输放大,克服了因模块离散而导致的体积大、重量大以及成本高等缺点,该干线放大器体积小、模块集成度高、选址容易、安装便利,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现有通用的一种干线放大器的整机基本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线放大器的整机基本原理图。
图3是一体化干放模块的电路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线放大器包括一体化干放模块10、重发端腔体双工器20、供电单元30、监控系统40和散热片机箱(图未示)。
该一体化干放模块10为一块电路板,该一体干线放大器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将原来施主端的腔体双工器用体积小的介质双工器代替,再将其和下行功率放大电路以及上行低噪声放大电路整合在一体化干放模块10上实现,整个一体化干放模块10电路使用稳定可靠的电磁兼容设计,在保证散热和上下行隔离度足够的条件下使电路元件高度集成,整个一体化干放模块10的外型尺寸才为19cm*12cm*2cm,下行输出功率最大可达到10W。该一体化干放模块10的具体电路方框图请参阅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89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