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9009.4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0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孟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孟赐 |
主分类号: | A61M5/36 | 分类号: | A61M5/36;A61M5/16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60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器在临床上使用非常普遍。常用的医用输液器包括墨菲氏管以及分别与墨菲氏管两端相连通的药液输入管、药液输出管。输液器输液的时候,墨菲氏管内贮存一部分液体与气体,墨菲氏管的主要作用是输液时,人们能够通过观察药液的滴速来判断药液输入人体的速度。医用输液器结构简单、易于使用,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1、输液前需先对输液管进行人工排气,由于人工操作,因此时常出现排气不成功的现象;2、因为墨菲氏管中存在气体,输液过程又比较漫长,此时如果输液患者因为上卫生间或者进行相关医疗检查,需要活动时候,如果不小心致使墨菲氏管倾侧或倒置,容易使墨菲氏管中的气体进入人体从而造成医疗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排气、同时能够防止墨菲氏管中空气进入人体的医用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输液器,包括墨菲氏管、药液输入管、药液输出管,所述药液输入管、药液输出管分别与墨菲氏管两端相导通;所述药液输出管与墨菲氏管相导通的部分,延伸入墨菲氏管中,呈螺旋形,药液输出管的入口设于墨菲氏管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由于采用延伸入墨菲氏管内的药液输出管,通过输液进行排气时,液体由药液输入管进入墨菲氏管,需超过一定容量,液面没过药液输出管最高处,才能从出液口流出。采用这种方式,在液体通过输出管流出前,药液输出管的入口已经被液封,因此,药液输出管管内的空气被药液完全排出,从而实现了药液输出管自动可靠排气;二、由于药液输出管的入口位于墨菲氏管中部,在输液开始后,无论墨菲氏管处于倾斜还是倒置状态,药液输出管的入口始终都浸于液体中,处于液封状态,从而有效防止墨菲氏管中的气体进入药液输出管,避免了医疗事故。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输液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输液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医用输液器,包括墨菲氏管1、药液输入管2、药液输出管3,所述药液输入管2、药液输出管3分别与墨菲氏管1两端相导通;所述药液输出管3与墨菲氏管1相导通的部分,延伸入墨菲氏管1中,呈螺旋形。本实施例中,药液输出管3延伸入墨菲氏管1中的部分呈钩“7”形。药液输出管3的入口4位于墨菲氏管1的中部,所处位置确保工作状态下,无论墨菲氏管1在任何倾斜或倒置状态下,墨菲氏管1的入口4都处于液封状态,管中的空气都不会进入到药液输出管3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药液输出管3延伸入墨菲氏管1中的部分呈“9”形。药液输出管3的入口4位于墨菲氏管的中部,所处位置确保工作状态下,无论墨菲氏管1在任何倾斜或倒置状态下,墨菲氏管1的入口4都处于液封状态,管中的空气都不会进入到药液输出管3中。同时在工作结束后,墨菲氏管1内药液耗尽,仍然能在药液输出管3延伸部分的绕弯处残留药液,更可靠地保证空气无法通过药液输出管3进入人体,造成医疗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孟赐,未经张孟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9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植入动物芯片的安全注射针
- 下一篇:计量棒自动缠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