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限位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9201.3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7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信;邓开清;吴增辉;郑联发;洪志超;卢维物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厦门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如涛 |
地址: | 361009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限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架空线路中的作业工具,特别是一种绝缘限位器。
背景技术
在许多同塔架设的高压线路中,导线采用垂直排列,上相-中相-下相横担之间的距离以及上相导线-中相横担或中相导线-下相横担之间的距离很紧凑。导致在杆塔上带电作业人员的实际活动空间极其有限,稍不注意就会突破安全距离。例如,在双回同塔的110kV线路中,导线采用垂直排列,上相-中相-下相横担相距3500mm,绝缘子组装高度为2000mm,上相导线-中相横担或中相导线-下相横担距离只剩下1500mm。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中带电作业规定,“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为110kV者不得小于1.0米”,作业人员实际活动空间就只有500mm,相当局促,按照常规作业方法,难以保证带电作业的正常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杆塔上带电作业活动空间有限、局促的情况下,为带电作业人员提供绝缘安全警戒的绝缘限位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绝缘限位器,其结构要点在于:其包括绝缘隔离板、挂杆和挂钩,绝缘隔离板挂支在挂杆的下端,挂杆的上端与挂钩连接,绝缘隔离板、挂杆和挂钩均由绝缘材料制成。
使用时,将绝缘限位器挂在带电作业人员上方的导线上,可以有效限制作业空间,限制作业人员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操作,保证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国家带电作业安全规范,结合杆塔实际情况,即可方便计算出整个绝缘限位器的至少安全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作为优选,绝缘隔离板的直径最好大于横担的宽度。
绝缘隔离板可以是一体构造的,作为优选,绝缘隔离板最好是由两片铰接而成。
这样方便携带也方便使用。
还包括一种闭合装置,安装在挂钩上,由摆杆和扭簧组成,摆杆铰接在挂钩开口处并横跨在挂钩开口上,扭簧一端支撑在挂钩上,另一端支撑在摆杆上。
这样向下挂绝缘限位器时,导线弹开摆杆进入挂钩后,扭簧产生的弹力将摆杆回位至横跨在挂钩开口上,从而闭合挂钩开口。这样可以防止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头部可能会顶触绝缘隔离板,导致绝缘隔离板脱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可以有效限制作业空间,限制作业人员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操作,保证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在杆塔上带电作业活动空间有限、局促的情况下,为带电作业人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绝缘安全警戒。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绝缘限位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绝缘限位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左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绝缘限位器两绝缘板收起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的结构示意左视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例
参照附图1:绝缘限位器,包括绝缘隔离板1、挂杆2、挂钩3和闭合装置4,绝缘隔离板1挂支在挂杆2的下端,挂杆2的上端与挂钩3连接,绝缘隔离板1、挂杆2和挂钩3均由绝缘材料制成。
其中挂杆2可以是一种环氧管,绝缘隔离板1可以是一种圆形、方形,或者是任何一种适合施工用的几何图形。较好的优选方式是该绝缘隔离板1为一种圆形板,并由两块半圆形绝缘板铰接连接而成,其直径大于横担的宽度。绝缘隔离板1的上方紧贴连接有一限位板筋板5,这是由于绝缘隔离板的面积比较大,为加固绝缘隔离板支撑,故增加该筋板5,该筋板5为一长椭圆形状,也可以是一长方形,其宽度大大小于绝缘隔离板的直径,而长度却可以与绝缘隔离相同或相近。
闭合装置4,安装在挂钩3上,由摆杆41和扭簧42组成,摆杆41铰接在挂钩3开口处并横跨在挂钩3开口上,扭簧42一端支撑在挂钩3上,另一端支撑在摆杆41上。
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说明书附图中还提供了上述附图1的左视图,以及绝缘隔离板闭合时的正视图和左视图。
本实用新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厦门电业局,未经福建省厦门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9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巨型轮胎下开式活络模具
- 下一篇:一种工频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