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埋地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09365.6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56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丽娟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7/00;F21V14/04;F21V17/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4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埋地灯的技术,与一种可旋转照射角度的埋地灯改良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所谓埋地灯是埋设在地面的灯具,主要由本体、反射灯座、插座、上盖、电路部分配合螺钉等组装而成。电路部分安装在本体底部。反射灯座安置在本体内。插座安装在反射灯座上并与电路部分形成电连接,插座用于安装灯泡。上盖罩在本体的顶部。使用时,安装在插座上的灯泡发光,光线由反射灯座反射后,透过上盖射出,实现照明和装饰功效。
仔细分析上述埋地灯,不难发现:因为反射灯座一经安置即固定在本体中,而插座以及灯泡也就固定在反射灯座和本体中,使得灯泡的照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无法根据场地环境变化和装饰需要来调整照射角度,所以,现有的埋地灯存在照明角度无法调节、装饰效果差的缺陷,确实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角度可调、装饰效果佳的埋地灯。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埋地灯,主要由本体、反射灯座、反射罩、插座、上盖、电路部分配合螺钉组装而成,电路部分安装在本体底部,反射灯座安置在本体内,反射罩以可转动形态套在反射灯座中,用于安装灯泡的插座安装在反射罩上并与电路部分形成电连接,上盖罩在本体的顶部。
所述反射灯座与反射罩的接触面呈碗形。
所述反射灯座与反射罩的接触面上分别具有凸粒和剖槽,凸粒插入剖槽中。
所述凸粒固定在反射罩的外表面上,剖槽形成在反射灯座上。
所述反射罩外表面上的凸粒由螺钉和螺母组成,反射罩上形成小孔,螺钉穿过此小孔和反射灯座上的剖槽与螺母螺合。
所述反射灯座的底部形成一个通孔,反射罩的底部向下延伸一个插管,插管穿过反射灯座的通孔;用于安装灯泡的插座先安装在一个支架上,支架插置在反射罩的插管中,支架与插管的接触面上分别具有凸粒和纵向槽,凸粒插入纵向槽中。
所述插管上开有纵向槽,支架上具有凸粒。
所述凸粒从纵向槽中伸出,且凸粒与纵向槽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本体的顶部先借助螺钉组装一个顶框,本体和顶框之间设有垫圈,再将上盖借助螺钉组装在顶框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埋地灯相比,增加了一个反射罩,且反射罩在反射灯座可以转动,并将插座连同灯泡一起安装在反射罩中,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场地环境变化和装饰需要,通过转动反射罩,带动灯泡在反射灯座中一起转动,来调整照明角度,达到理想的照明和装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埋地灯,主要由本体1、反射灯座2、反射罩3、插座5、上盖8、电路部分9配合螺钉组装而成。
其中,电路部分9安装在本体1底部。
反射灯座2安置在本体1内。
反射罩3以可转动形态套在反射灯座2中。可转动形态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如图1所示,将反射灯座2与反射罩3的接触面呈碗形,以使转动配合更顺畅,本实施例并在反射灯座2与反射罩3的接触面上分别具有凸粒31和剖槽21,此实施例是将凸粒31固定在反射罩3的外表面上,将剖槽21形成在反射灯座2上,而凸粒31是由螺钉302和螺母301组成,在反射罩3上形成小孔33,螺钉302穿过此小孔33和反射灯座2上的剖槽21与螺母301螺合,使凸粒31插入剖槽21中,当然,凸粒和剖槽的位置也可以调换,即,将剖槽21形成在反射罩3上,将凸粒31形成在反射灯座2的内表面上,功效相同,这样,借助凸粒31和剖槽21的配合,可使反射罩3在反射灯座2转动时不致偏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丽娟,未经朱丽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09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