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飘物分离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1266.1 | 申请日: | 200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36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天伟 |
主分类号: | B64B1/46 | 分类号: | B64B1/46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3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飘物 分离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飘物分离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空飘物分离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空飘物(如气球靶、探空气球等)通常是由气球载着物体在空中飘浮(滞空),当到达固定区域后,完成气球与物体的分离,使所载物体消失、或使物体准确地投放在指定地点。目前,公知的空飘物分离控制装置都是设置在气球上的爆破装置,需要爆破时,通过定时起爆或遥控起爆控制装置实现爆破,从而达到物体与气球分离的目的。但是,由于爆破装置本身质量重、体积大,气球必须有足够的额定载荷才能满足大负载的要求,增大了整个空飘物的制作成本及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空飘物分离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空飘物分离控制装置,有电源电路,与电源电路相接有触发电路、触发电路的输出通过驱动电路与电加热元件相接,电加热元件固定在印制线路板1上,物体连接线2与电加热元件相接。
所述的触发电路是时间控制器或无线接收电路。
所述的驱动电路是设有限流电阻R2,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G1的基极相接,三极管G1的基极与继电器J1相接,继电器J1的常开电接点J1-1是驱动输出点。
在所述的印制电路板1上设有固定圈3、4,物体连接线2穿于固定圈3、4内。
所述的电加热元件是由电阻丝L绕制的线圈5,物体连接线2穿过线圈5。
本实用新型是依靠触发电路、驱动电路使电加热元件发热,从而使与电加热元件相接的物体连接线受热断开,继而实现气球与物体分离,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具体线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具体线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4所示:有电源电路,电源电路可以是电池组E1,与电池组E1相接有用于指示电源的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D,同时与发光二极管D相接有电源开关K。与电源电路相接有触发电路、触发电路的输出通过驱动电路与电加热元件相接,电加热元件固定在印制线路板1上,印制线路板1上设置有物体连接线2,电加热元件与物体连接线2相接(触接、搭接)。电加热元件应选用电阻大的细导线,如图所示的电阻丝L,而物体连接线2应选用耐拉强度高、熔点低的细线,如尼龙线等。物体连接线2的设置方式最好是在印制电路板1上设有固定圈3、4,物体连接线2从固定圈3、4中穿过,电加热元件是由电阻丝L绕制的线圈5,物体连接线2也穿过线圈5。触发电路是时间控制器或无线接收电路,时间控制器和无线接收电路可采用现有技术。驱动电路可以如图2所示:即设有限流电阻R2,限流电阻R2的一端与触发电路的输出端相接,另一端与三极管G1的基极相接,三极管G1的基极与继电器J1相接,继电器J1的常开电接点J1-1与电阻丝L相接;驱动电路也可以是可控硅等控制电路。电阻丝L的供电电源是如图所示的电源E1。
实施例2如图1、3、4所示:基本电路相同,只是电接点J1-1、电加热元件L与另设的电源E2构成单独的回路。
使用时,将印制线路板1与气球6相连,物体连接线2与物体7相接。当空飘物在空中飘浮达到时间控制器所设定的时间,或无线接收电路收到无限发射装置(遥控器)所发出的信号,时间控制器或无线接收电路即发出信号通过限流电阻R2使三极管G导通,继电器J1得电,其常开电接点J1-1闭合,电阻丝L得电,发热,使与电阻丝L相接的物体连接线2熔断,物体7与印制线路板1分离,即与气球6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天伟,未经王天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1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