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采暖循环管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1326.X | 申请日: | 200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3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朗;陈鹏;窦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熵立得传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5/00 | 分类号: | F24D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600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采暖 循环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采暖系统,特别是真空采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采暖系统主要是由锅炉、散热器、储液罐、循环泵和连接管路等部分组成,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与锅炉相连的主蒸汽管由下至上达到建筑物采暖的最高层。该主蒸汽管路上设一端与其相连的各蒸汽支管,这些蒸汽支管另一端又各与一个散热器相连。同一高度的散热器为一组,若第1根与主蒸汽管路相连的蒸汽支管所对应的散热器为该组第1个散热器。与第1个散热器对应的蒸汽支管即为第1根蒸汽支管,而与第1个散热器对应的冷凝液回流支管即为第1根冷凝液回流支管,其它同理。上述同组的每个散热器又各与一根冷凝液回流支管对应相连,这些冷凝液回流支管又分别与冷凝液回流总管相连,并且该组所有冷凝液回流支管内的冷凝液最终汇集在第1根冷凝液回流支管与冷凝液回流总管的连接点处。上述冷凝液回流总管又与储液罐相连,循环泵的进液口置于储液罐底部,其排液口又与锅炉相连通构成循环回路。上述真空采暖系统第2个散热器的蒸汽连接管路(包括主蒸汽管和支蒸汽管)的长度超过第1个散热器的蒸汽连接管路的长度,以此类推各组第n个散热器的蒸汽连接管路的长度超过第n-1个散热器的蒸汽连接管路的长度,同时第2个散热器的冷凝回流管路(包括冷凝回流总管和支管)的长度也超过第1个散热器的冷凝回流管路的长度,以此类推各组第n个散热器的冷凝回流管路的长度超过第n-1个散热器的冷凝回流管路的长度。这就意味着,当散热器的蒸汽连接管路较短时,其对应的冷凝液回流管路也较短;当散热器的蒸汽连接管路较长时,其对应的冷凝液回流管路也较长。这种管路连接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管路短的分支流体的阻力小,而管路长的分支流体阻力大,当各个分支管路设计的阻力因长短不同而不均衡时,容易出现流阻大流量小的蒸汽短路现象,使大部分蒸汽从蒸汽连接管和冷凝回流管较短的散热器通过,而蒸汽连接管和冷凝回流管较长的散热器只有较少的蒸汽或没有蒸汽通过,使蒸汽分配不均匀,造成距真空采暖锅炉近处的散热器过热而远处散热器不热的现象;二、由于抽真空能力的限制,系统中会存在较少量的不凝气体,这种管路连接工艺会造成不凝气汇集在较远端的散热器内,导致较远处的几个散热器出现不热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均匀分配蒸汽、使真空采暖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真空采暖循环管路。本实用新型是以现有技术为基础,通过改变冷凝液的流向,将每组各冷凝液回流支管内的冷凝液总汇集处设在最末一根冷凝液回流支管与冷凝液回流总管的连接点上。这样连接的结果是:当散热器的蒸汽连接管路较长时,其对应的冷凝液回流管路变短;反之,当散热器的蒸汽连接管路较短时,其对应的冷凝液回流管路变长。这样布置可使各散热器的管路阻力相接近,从而达到均匀分配蒸汽的目的。最好呈水平状态的冷凝液回流管与水平方向成3‰-1%的坡度,以使冷凝液顺利回流。另在该采暖循环管路中,冷凝液回流总管的末端同时与储液罐和集气罐相连,该高于储液罐且顶部设有真空阀的集气罐是用来收集整个系统中的不凝气体,以防由于不凝气体在散热器中聚集,导致散热器局部不热。为保证循环回路的密闭性,最好在集气罐上设两道真空阀,并在两真空阀之间的管路内充入液体介质,以防止不凝气的渗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调整管路连接方式,改变了循环管路中冷凝液的流向,使各个散热器的管路阻力相接近,从而避免了蒸汽走短路现象发生,保证整个采暖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2)、增设的集气罐,使整套采暖系统中的不凝气聚集到集气罐中,消除了不凝气对传热的不利影响,确保了整个采暖系统的有效工作。
(3)、在集气罐上安装了两道真空阀,并通过液封装置保证了系统的密闭性,防止不凝气的渗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真空采暖循环管路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组真空采暖循环管路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组真空采暖循环管路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所示的单组真空采暖循环管路的示意简图中,顶部设有安全阀1、真空压力表2和真空排气阀3的真空采暖锅炉4与主蒸汽连接管路5相连,其上设一端与之相连的各蒸汽连接支管6,这些蒸汽连接支管又各与一个散热器7相连,每个散热器又各与一根冷凝液回流支管8对应相连,该冷凝液回流支管又分别与冷凝液回流总管9相连,并且各冷凝液回流支管内的冷凝液总汇集处设在最末一根冷凝液回流支管与冷凝液回流总管的连接点上。上述冷凝液回流总管的末端又同时与储液罐10和集气罐11相连,其高于储液罐的集气罐顶部设有两道真空阀12,并在两真空阀之间的管路内充入液体介质。循环泵13的进液口置于储液罐底部,其排液口又与锅炉相连通构成循环回路。上述呈水平状态的冷凝液回流管与水平方向的坡度为5‰。在图3所示的多组真空采暖循环管路的示意简图中,顶部设有安全阀、真空压力表和真空排气阀的真空采暖锅炉与主蒸汽连接管路相连,该主蒸汽管由下至上达到建筑物采暖的最高层。其上设五组一端与之相连的各蒸汽连接支管,这些蒸汽连接支管又各与一个散热器相连,同组的每个散热器又各与一根冷凝液回流支管对应相连,该冷凝液回流支管又分别与冷凝液回流总管相连,并且每组各冷凝液回流支管内的冷凝液总汇集处设在最末一根冷凝液回流支管与冷凝液回流总管的连接点上。上述冷凝液回流总管的末端又同时与储液罐和集气罐相连,其高于储液罐的集气罐顶部设有两道真空阀,并在两真空阀之间的管路内充入液体介质。循环泵的进液口置于储液罐底部,其排液口又与锅炉相连通构成循环回路。上述呈水平状态的冷凝液回流管与水平方向的坡度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熵立得传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熵立得传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13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