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皮环切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1362.6 | 申请日: | 200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57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书章 |
主分类号: | A61B17/326 | 分类号: | A61B17/326;A61B17/068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165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皮 环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医疗器械,主要用于阴茎包皮的环切手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阴茎包皮环切手术,通常是由两名医生配合操作;不但手术时间长、止血麻烦,而且包皮的保留长度难以控制;另外,易形成血肿,痊愈后外形欠佳。本专利申请人已申请了专利号为ZL200520089621.8的包皮环切器,虽然可一个人操作,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止血容易的优点;但是在上切环、下切环的切包皮过程中,并不完全对正。因此,手术效果仍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确保上切环、下切环在切包皮过程中始终对正的包皮环切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切刀刃的上切环,具有切刀刃的下切环、环形缝合器,其结构要点是下切环的固定环、活动环分别固定于固定底座上、固定底座轴上的活动底座上;固定底座两侧的导筒内的导杆的连杆之间为上切环的支杆,导筒顶部之间的下手柄固定于支杆上部的导槽内,导槽的顶部为上手柄;导筒内的导杆上部为复位弹簧;活动底座通过扣锁固定于导筒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包皮环切规范: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切环设置在固定座的导筒的导杆上,确保了在上切环在切包皮过程中,始终沿导筒内运动;也就是上切刃相对于下切刃均在垂直方向相切,保证了切包皮的外形美观、不出血;
2.操作简便:
使用时,将待切之阴茎包皮置于上切环、环形缝合器、下切环之间,然后,握紧上下两手柄相对运动,即可环切包皮同时缝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切环、下切环、环形缝合器之间的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环形缝合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切刀刃18的上切环5,具有切刀刃17的下切环2、环形缝合器19,下切环2的固定环16、活动环15分别固定于固定底座3上、固定底座3轴4上的活动底座6上;固定底座3两侧的导筒7内的导杆10的连杆9之间为上切环5的支杆8,导筒7顶部之间的下手柄12固定于支杆8上部的导槽13内,导槽13的顶部为上手柄14;导筒7内的导杆10上部为复位弹簧11;活动底座6通过扣锁1固定于导筒7上。
环形缝合器19为圆板20上设置有缝合钉21。
扣锁1可采用强度高、韧性好的塑料。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动作过程:
阴茎阻滞麻醉成功后,将环形缝合器19套于阴茎中上部;再将包皮上翻,将上切环5套于龟头冠状沟0.5mm处,再将预切包皮翻回包绕在上切环5外;沿阴茎皮肤向上托起环形缝合器19,使环形缝合器19正好置于下切环2的平台22上;此时,待切包皮置于上切环5、环形缝合器19、下切环2之间;调整好预切包皮的长度后,紧握上手柄14、下手柄12、上切环5、下切环2相对运动;在环切下包皮的同时,上切环5挤压环形缝合器19上的缝合钉21(类似书钉),将包皮断缘缝合、止血、固定;取下上切环5、下切环2,仅留环形缝合器19固定于包皮断端;清毒、包扎即完成包皮环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书章,未经李书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1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病人保温单
- 下一篇:一种呼吸道空气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