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检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1500.0 | 申请日: | 200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56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辰;杨坤;史纯;武丹丹;施宁;罗宁;徐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现代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1/00 | 分类号: | G07B11/00;G06K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21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检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检票机。自动检票机是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中诸多设备之一。它主要用于地铁、城市轨道交通及城市快速公交(BRT)系统及其他需要对进出客流进行控制、统计的行业及场所中。
背景技术
当今国内外无论是使用磁卡的,还是使用IC卡的,或是两种兼顾的自动检票机都是先将票卡吞机内,在检票机内部完成对票卡数据进行读取和校验的工作,然后再对票卡进行数据写入的工作。这种处理过程的缺陷就是,使用者可以将任何几何形状类似于票卡的物体投入至检票机内,这样势必使检票机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负担。而且这些非票卡物体还常常会阻滞在传输机构中,当票卡取出时,就得需要人工维护操作。所以,处理与取出的过程极大地影响自动检票机的通行速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非票卡物体进入自动检票机影响通行速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票卡进行机身外预处理的自动检票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检票机,设有入票口、入口快门、入票口内读写区传送带、读写器等,其特征在于:在入票口外还设有对接近入票口的票卡进行读取和校验,并根据读取和校验结果控制入口快门和读写区传送带的预读卡装置。
所述的预读卡装置为:入票口前设有入口平台,在入口平台内设有读写天线板,在读写区传送带入口端带轮内侧靠近轮轴处设有入口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将对票卡数据进行读取和校验的处理程序提前运行,即通过一个入口前平台内的读写天线板,对接近入口处的票卡进行预处理。当接近入口的票卡是系统设置的可被回收的票卡时,检票机的快门才会打开并允许票卡插入入口;当系统设置的非回收票卡接近入口时,快门不开并会有相应的提示;除系统设置的回收票卡以外,其他任何类似票卡的物体(统称为非法卡)均不能被插入检票机内,从而极大的减少了非法卡对自动检票机通行速率产生的影响。
另外,正常票卡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也有读写出错的问题。这种出错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读取数据进行校验时出的错,另一种是在票卡被确认后需要将相关数据写进票卡时出的错,据保守统计写错误占读写出错总量的千分之一左右。本实用新型的有预读功能的自动检票机,只允许读写出错票卡总量的千分之一(因写数据出错)数量的票卡进入到传输机构中。就是说在正常使用票卡时,其他检票机有一千次需要用户(或管理员)进入通道内取出票卡,待完全退出通道后再重新刷卡操作的过程,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检票机只有一次。因此,在使用正常票卡过程中,需要人员进入通道处理而阻碍通道通行的事件发生率,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检票机是其他检票机的千分之一;在使用类似票卡而需要人员进入通道处理而阻碍通道通行的事件发生率,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检票机的发生率为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预读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检票机,设有入票口2、入口快门5、入票口内读写区传送带、读写器、主控制器、机芯控制器、预读卡装置等。其中读写区传送带包括读写区上传送带1和下传送带7。预读卡装置位于入票口2外,可对接近入票口的票卡进行读取和校验,并根据读取和校验结果控制入口快门5和读写区传送带。
本使用新型中预读卡装置的机构如图1所示。该装置的结构为:入票口2前设有入口平台3,在入口平台3内设有读写天线板4,在读写区传送带入口端带轮内侧靠近轮轴处设有入口传感器6。读写天线板4可为单独安装的,也可与自动检票机内的读写器天线合在一起,即读写天线板自入票口内读写区延伸至入口平台3下。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读写天线板4即套装于读写区下传送带7处。传感器6固定于入口端带轮内侧靠近轮轴处,共有2组,当票卡进入到入票口2内时,将相关信息传送至主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现代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现代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1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