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炉风口小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1579.7 | 申请日: | 200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9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良;刘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列 |
主分类号: | C21B7/16 | 分类号: | C21B7/16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117000辽宁省本***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风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风口小套,特别是涉及一种由可允许冷却流体在其内流动的圆台形主体所构成的高炉风口小套。
背景技术:
高炉风口小套是安装在高炉风口部位的构件,通过小套可以向高炉内输送摄氏千度以上的热风。现有的高炉风口小套具有一个中空的圆台形主体,该主体的中部区域设置的通孔或倾斜式通孔是热风通道,而其周边设置有允许冷却流体流动的空腔,用于降低风口小套的温度。由于高炉风口小套被安装在高炉风口部位,在受到高炉内熔融态金属侵蚀的同时,其内壁还要不间断地受到高压气体的冲刷,为此,高炉风口小套是易损部件,当其损坏后,会因为更换风口小套而休炉,进而延长炼铁时间。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延长风口小套的使用寿命,风口小套通常采用纯铜制造,致使一个风口小套的造价要上万元。然而,因风口小套的前端面要延伸至高炉内,所以,高炉风口小套的前端面是直接受高温侵蚀的部位,特别是当高炉运行不正常时,高炉内近1600℃的熔融态金属易飞溅到风口小套端面,使风口小套前端面会因瞬间热流密度增加而导致损坏。
中国专利1810995号公开的名称为“高炉风口小套”给出一种可降低风口小套制作成本的一个例子。该专利采用前部和后部相结合的方式,即前部用纯铜挤压铸造成型,后部由锅炉钢铸造成型。但,即便后部采用锅炉钢铸造,虽然成本相对较低,因其前端面没有采用任何保护措施,也容易被钢水侵蚀后而损坏,而风口小套前端面损坏会直接造成整体报废,所以,该种结构的风口小套不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另外,中国专利214211号还公告了一种名称为“有镶铸耐磨套的高炉风口水套”的技术。该专利解决高炉风口寿命的方案是在高炉风口小套的外壁上铸有一层由碳化硅构成的耐高温层,其意是想利用铸层来解决其熔损的问题。但,对于高炉风口小套而言,无论其哪一个部分损坏,都会致使整个风口小套报废,所以,其前端面和外壁同样重要,单纯某一单元或部分质量的提高,不能长期地延长风口小套的使用寿命。而风口小套在服役期间,其前端面是最易受损的部位,要想更长时间地延长高炉风口的使用寿命,必须解决前端面受损的问题,所以,提高风口小套前端面耐高温的性能显得特别重要,保护好风口小套端面是提高风口小套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刚玉的主要成份是三氧化二铝,可耐1790℃的高温,且成本较低,但,因刚玉与铜之间不能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故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发现用刚玉与风口小套相结合来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利用耐磨损和耐高温材料复合在易损部位的方式来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高炉风口小套。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高炉风口小套具有一个中空的圆台形主体,该主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由耐高温和/或耐磨损材料构成的覆层。
所述覆层是由刚玉材料构成。所述覆层是与主体前端面形状相同或相近似的圆环形,在其周边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和可插入该通孔内的连接销,该连接销由钢铜复合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高炉风口小套圆台形主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由刚玉构成的覆层,可耐1790℃的高温,所以,该种风口小套的前端面可以有效地防止铁水的侵蚀,而前端面使用寿命的提高可延长风口小套的使用寿命;同时,因覆层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所以,该覆层可以更换,以进一步提高风口小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高炉风口小套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给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高炉风口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该高炉风口小套具有由内壁11与该内壁间隔预定距离的外壁12封闭连接后所形成的圆台形主体1,该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倾斜的送风通孔15,在主体1的周边设置有允许冷却流体在其内流动的入口13和出口14。在主体1的前端面16设置有与其形状相同或相近似的圆环形的由刚玉材料构成的覆层2,覆层2包括与主体1的前端面16形状相同或相近似圆环形部24,在圆环形部24的周边设置有向主体1方向弯曲的弧形部21,且在弧形部21上均布地设置有四个通孔22,而在每一个通孔22内均插入有连接销23,连接销23可由钢铜复合材料或可焊接的金属材料制成。
在安装时,首先将连接销23插入通孔22内,然后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连接销23固定在主体1上,进而可将覆层2固定在主体1的前端面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列,未经刘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15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