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气化装置的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1773.5 | 申请日: | 200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71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邱朋华;李振中;吴少华;贾莹光;秦明;王阳;刘辉;毕映会;孙绍增;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10J3/86 | 分类号: | C10J3/8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50001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化 装置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煤气化及其多联产的技术,特别是在的发电及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技术,具体为一种煤气化装置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煤化工及新型发电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Combined Cycle简称IGCC)中,煤气化技术是其中的最重要的关键技术。煤在气化炉燃烧之后,所产生的煤气中含有大量热能,对这些热能的交换提取是煤气化工艺的技术关键。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换热方式是采用辐射式废热锅炉和对流式废热锅炉进行热量交换。而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又以将煤气化炉置于辐射式废热锅炉之上的布置效率较高。由于煤气在气化炉出口的温度近1400℃,压力也近4MPa,普通的连接方式已经很难满足这种工艺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安全可靠的连接方式来保证装置的有效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的煤气化炉与其换热装置—辐射式废锅的煤气化装置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气化装置的连接方式的结构特征是煤气化炉位于辐射式废热锅炉之上,两者采用法兰方式连接。
在煤气化炉出口与辐射式废热锅炉连接的法兰上部设有氮气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壁管沿辐射式废热锅炉壳体内部呈双层八角形布置或者单层环形布置。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所用法兰的材质为耐高温和腐蚀的高铬容器钢;煤气化炉出口伸入到辐射式废热锅炉内,煤气化炉出口处的材质为高温耐火材料,管口处有支撑结构;在辐射式废热锅炉的上部布置水冷壁管联箱、水冷壁管出水接口及吹灰管接口;为防止煤气中的高温熔渣对煤气化炉出口的侵蚀,采用氮气吹扫气化炉出口,保护出口处不腐蚀结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布置紧凑,节省空间,安全可靠,便于设备的维护;
2、本实用新型对煤气化炉出口提供了有效的氮气保护方式,防止和减轻了煤气中熔渣的侵蚀;
3、本实用新型设有检修用的人孔,便于对煤气化炉的维护和检修。
4、本实用新型应用于IGCC发电系统中,用于煤气化炉与辐射式废热锅炉的连接。
5、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化工生产系统中,用于煤气化炉与辐射式废热锅炉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煤气化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图1的C-C剖视图。
图中,1煤气化炉;2煤气化炉法兰;3辐射式废热锅炉法兰;4辐射式废热锅炉;5、粗煤气出口;6煤气化炉出口;7水冷壁管出水接口;8支撑结构;9水冷壁管;10吹灰管接口;11氮气进气管;12人孔;13内层水冷壁管联箱;14外层水冷壁管联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煤气化装置的煤气化炉1位于辐射式废热锅炉4之上,两者采用法兰方式(煤气化炉法兰2与辐射式废热锅炉法兰3)连接,连接所用法兰的材质为耐高温和腐蚀的高铬容器钢;煤气化炉出口6伸入到辐射式废热锅炉4内,煤气化炉出口处的材质为高温耐火材料,在管口处有加强的支撑结构8;水冷壁管9沿辐射式废热锅炉壳体内部呈双层八角形布置,在辐射式废热锅炉4的上部布置水冷壁管联箱、水冷壁管出水接口7及吹灰管接口10;为防止煤气中的高温熔渣对煤气化炉出口的侵蚀,在煤气化炉的连接法兰上部设有氮气进气管11,采用氮气吹扫气化炉出口,保护出口处不腐蚀结渣。在辐射式废热锅炉的连接法兰下部设有检修用的人孔12。经过显热回收的粗煤气由粗煤气出口5流向下面的流程。
图2及图3是这种连接结构的剖面图。水冷壁管出水接口7与内层水冷壁管联箱13或外层水冷壁管联箱14相连通,并被固定在辐射式废热锅炉4的外壁上;水冷壁管9的管束通过内层水冷壁管联箱13或外层水冷壁管联箱14相连通;吹灰管接口10伸入到辐射式废热锅炉的内部,并被固定在辐射式废热锅炉4的外壁上。
采用这种煤气化炉与辐射式废热锅炉连接方式的装置,能保证气化炉安全稳定的运行。
该连接方式的工艺参数如下:
运行温度:<1450℃
运行压力:<4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17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左提升低压馈电柜
- 下一篇:测井仪器刻度装置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