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型快速冷却风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1850.7 | 申请日: | 200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1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姜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博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10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冷却 风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钢铁工业的连续退火炉生产线中快速冷却风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型快速冷却风箱。通常用于钢板连续退火生产线,镀锌钢板生产线,彩涂钢板生产线或白钢板生产线上的冷却段快速冷却风箱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世界一流先进水平的2130钢板连续退火生产线技术设备,其中最关键的生产工艺是退火炉生产线;退火炉生产线主要由预热段、加热段、缓冷段、快冷段、过实效段和终冷段等等各个工艺段的钢结构、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总体构成。
退火炉生产线中的最关键的生产工艺设备,是快冷段风箱及其机械传动设备。这种设备质量和功能好与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质量、品种和产量。其中的快速冷却风箱设备经过06年八个月的调试处理验证,它的技术并不完全成熟,没有真正实现其设计功能。
设计功能:一是快冷风箱在炉体内(640~350)℃状态下工作;二是钢带由上至下在炉内三对快冷风箱中通过时,按生产工艺要求被迅速降温270℃左右;三是为保证快冷风箱对钢带的冷风量和压力稳定,小风箱要在大风箱中作相对水平方向移动50mm,以备生产特种高附加值产品时使用。生产条件下,虽然循环风机提高了20%的冷却风流体动力的流量和压力,却没有达到设计功能,存在风箱内到风嘴处的严重阻力损失,这在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C型快速冷却风箱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快速冷却风箱中存在风箱内到风嘴处的严重阻力损失问题,进行研制的新风箱。保证了风机对风箱在工作状态下冷却风流体动力的流量和压力。
本实用新型C型快速冷却风箱是这样来实现的。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进行了合理设计。其特征之一,在于所述的大风箱进风口内设置了不同方向的导流板,解决了由循环风机供给的冷却风流体动力在风箱内上、中、下位置,工作状态下的流量和压力分配不均问题。保证了冷却风流体动力从各个C型风嘴喷向钢板表面的流量和压力,减少了冷却风流体动力的流量和压力在分流时产生的大量阻力损失。其特征之二,在于所述的小风箱和大风箱的出风口采用了不同C型风嘴,减少了风箱内部流体运动阻力,提高了风嘴口喷向钢板表面的流量和压力,更有效地达到了工艺设计目的,有了良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在大风箱入风口内设置导流板,实现了等容等压原理,减少了风在风箱内分流时产生的流量和压力损失。
2、在风箱的出风口设计了有弧度的C型风嘴,实现了流体动力学损失最小原理,保证了风嘴口喷向钢板表面的流量和压力。
3、由于,上述两点的设计,试验结果起到了(10~12)%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C型快速冷却风箱垂直立放的工作侧面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现有快速冷却风箱垂直立放的工作侧面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快速冷却风箱生产工艺平面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2对现有快速冷却风箱设备技术问题作一步简要说明。
参见附图2,现有快速冷却风箱垂直立放的工作侧面主视结构示意图。在大风箱1中安装有能平行移动的小风箱2,小风箱与大风箱存在间隙4,大风箱和小风箱的出口侧没有采用有弧形的C形风嘴,而采用直形风嘴5,对风箱内的流体向风嘴处流动产生阻力。在大风箱的进风口3内,没有设置上、中、下分流作用的导流板,产生严重的压力和流量阻力损失。
参见附图3,快速冷却风箱生产工艺平面布置示意图。在生产线中,风箱生产工艺平面布置共分上中下三层,钢板由上向下运行。图中MS表示传动侧,OS表示操作侧;在附图3的炉壳1内,沿轧制线方向排列安装一对快速冷却风箱2,冷却风量由循环风机出口管道4送进风箱入口管道3,进入快速冷却风箱2,并由成对风箱2的风嘴口对称地喷向运行的钢板5,实现快速退火的冷却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C型快速冷却风箱实施例之一作具体说明。
参见附图1,一个C型快速冷却风箱垂直立放的工作侧面主视结构示意图。其特征之一,在于所述的大风箱1的进风口3的内侧设置了向下弯曲的导流板4和向上弯曲的导流板5,把进风口3沿高度分成三个部分,使进风口的流体沿导流板平滑的向下方和上方的箱体内流动,以及由中间部分进入箱体内,保证了风机供给大风箱的冷却风流体动力在箱体内,对出风口各个C形风嘴6和7的分配均衡性。在于所述进风口3的内侧导流板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二个或数个,由设计规定。所述的导流板是一个整板,两端焊接于风箱两侧的壳体上;其特征之二,在于所述大风箱的C形风嘴6采用了弧度为r的C形风嘴设计。在于所述装配在大风箱1内的活动小风箱2的C形风嘴7采用了弧度为R的C形风嘴设计。在于所述装配在大风箱1内的活动小风箱2通常设计成二个或三个,由设计决定。在特殊条件下,在于所述大风箱可以单独工作,其内不装配小风箱。由于采用了C形风嘴与风箱装配成一体,在风箱工作条件下,风箱内的流体会沿有弧度为R或r的内表面滑动进入C形风嘴的喷嘴口8。进一步保证了风箱工作中冷却风流体对钢板5的流量和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博,未经姜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18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边形锥面配合插接式螺旋钻杆
- 下一篇:铁路、地铁隧道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