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智能小区楼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2031.4 | 申请日: | 200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4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良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C02F9/02;E04H1/02;F21S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0001辽宁省沈阳市和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智能 小区 楼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民宅建筑及小区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智能小区楼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随之带来的自然资源日益短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来降低自然资源及能源的消耗。目前,民宅建筑领域还没有具有综合节能环保效能的楼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节能、环保效能的生态智能小区楼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生态智能小区楼宇,包括楼体、与所述楼体配套的地面雨水回收装置;所述地面雨水回收装置包括沉淀池、与沉淀池相通的过滤池、与过滤池相通的蓄水池;所述过滤池内装有过滤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蓄水池的出口经回收管道与沉淀池入口相通。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配有阳光反射自动板;所述阳光反射自动板配于阳台上;所述阳光反射自动板包括旋转杆、与旋转杆配接的反光板;在所述旋转杆上配有电机;所述旋转杆上配有光电接收头;所述光电接收头将接收到的信号送入控制部分;所述控制部分将控制信号通过开关电路送入电机;所述电机带动反光板进行动作。
作为第三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配有节电控制电路;所述节电控制电路包括微波探测仪A、延时与光敏控制部分、电源变换部分;微波探测仪A接收的探测信号经延时与光敏控制部分后控制照明负载;所述电源变换部分为延时与光敏控制部分提供电源。
本实用新型具有综合节能环保效能,提高了生活用水及雨水的利用率,降低了电能的消耗,美化了小区的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将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面雨水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阳光反射自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阳光反射自动板控制部分电路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阳光反射自动板控制部分具体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节电控制电路部分具体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生态智能小区楼宇,包括楼体、与所述楼体配套的地面雨水回收装置;所述地面雨水回收装置包括沉淀池1、与沉淀池1相通的过滤池2、与过滤池2相通的蓄水池3;所述过滤池2内装有过滤砂4。所述蓄水池3的出口经回收管道与沉淀池1入口相通。
地面雨水回收装置可设于楼体下部或与楼体相邻,地面雨水回收装置可用于车辆的刷洗。地面雨水经过回收过滤网9、沉淀池1、过滤砂4、细过滤网10等几道过滤后进入蓄水池3。蓄水池3有管道通往刷车设备。刷车后的水再通过回收管道11经过再过滤回到蓄水池循环利用(见图1)。雨水还可以对室内外植物进行浇灌。
本实用新型还配有阳光反射自动板;所述阳光反射自动板配于阳台上;所述阳光反射自动板包括旋转杆5、与旋转杆5配接的反光板6;在所述旋转杆5的端部配有电机7;所述旋转杆5上配有光电接收头8;所述光电接收头8将接收到的信号送入控制部分;所述控制部分将控制信号通过开关电路送入电机7;所述电机7带动反光板6进行动作。
建筑楼宇北侧窗户、阳台为弓形突出(或三面玻璃)台,在弓形(或三面玻璃)台的中点安装有阳光反射自动板。当阳光从东西两侧照射在阳光板时。阳光板自动跟踪阳光将阳光反射到室内,(见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良,未经杨建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20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阻防电墙装置
- 下一篇:可拆式环保水槽提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