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井钻头脉冲射流短节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2298.3 | 申请日: | 200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3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刚;王春杰;苏涛;朱太辉;李敬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河石油勘探局 |
主分类号: | E21B7/18 | 分类号: | E21B7/18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连伟 |
地址: | 12401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钻头 脉冲 射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油气井钻井用的油气井钻头脉冲射流短节。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油田在油气井钻井过程中,钻头的射流冲击力对于协助破岩具有很大作用,地层岩石的破坏和岩屑的运程速度受射流冲击力,钻具的转速,钻井液排量影响。其中脉冲的射流,可以不断产生较大的瞬间冲击力对于破岩和携带岩屑有很大帮助,另外压力变化的射流可以使井底流场压力产生变化,产生晃动效果,有利于提高钻井速度。通常用的脉冲射流短节存在着结构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复杂结构件易坏,影响油气田钻进速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井钻头脉冲射流短节。该短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复杂结构件易坏的问题。它能产生脉冲射流,利用脉冲射流压力,井底流压,增加破岩和岩屑运移的效率,提高机械钻速的脉冲射流短节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油气井钻头脉冲射流短节由下本体、上本体、旋流脉冲腔、导流面、旋流环组成;下本体与上本体丝扣连接,下本体公接头前端设有旋流环,在上本体上设有双弧形导流面为两段光滑圆弧,它们围成了一个剖面而构成扁半圆形的旋流脉冲腔。导流面上的两段圆弧从上到下的长度比为2∶1~4∶1,上下两段圆弧的曲率半径之比为1∶2~1∶5,导流面偏离短节中心线最大距离即两段圆弧交点处,为40~110mm;旋流环长度与导流面长度比为1∶4~1∶8。脉冲幅值大小由钻井液排量,导流面弧的曲率半径,导流面弧长度,旋流环长度和脉冲腔体积决定;在钻井过程中,下钻时,把该射流短节丝扣连接在接近钻头的部位。开泵循环钻井液,钻井液由该射流短节的上接头进入短节时,部分钻井液流经导流面进入旋流脉冲腔,受旋流脉冲腔导流影响,形成的旋流与未进入旋流脉冲腔的钻井液相互作用,产生脉冲波动压力,旋流脉冲腔内的脉冲波动通过钻井传递到钻头内,产生脉冲射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加工、使用性能稳定;对钻头的适应性强,安放入近钻头部位,产生的水力脉动损失小,可以较灵活地作用于岩石和岩屑,有利于安全,快速,优质钻井。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本体,2、上本体,3、旋流脉冲腔,4、导流面,5、旋流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实施例给出,下面结合附图予以说明。
如图所示,油气井钻头脉冲射流短节由下本体1、上本体2、旋流脉冲腔3、导流面4、旋流环5组成;下本体1与上本体2丝扣连接,下本体1公接头前端设有旋流环5,在上本体2上设有双弧形导流面4为两段光滑圆弧,它们围成了一个剖面而构成扁半圆形的旋流脉冲腔3,导流面4上的两段圆弧从上到下的长度比为2∶1~4∶1,上下两段圆弧的曲率半径之比为1∶2~1∶5,导流面4偏离短节中心线最大距离即两段圆弧交点处,为40~110mm;旋流环5长度与导流面4长度比为1∶4~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未经辽河石油勘探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22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冲水马桶用低水压气压式水箱装置
- 下一篇:一种音频连接器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