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压卡接式的环保地漏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2680.4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1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孙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佰华 |
主分类号: | E03C1/28 | 分类号: | E03C1/28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辉 |
地址: | 110021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压卡接式 环保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用的地漏,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隔味防臭水封管件与不锈钢的地漏载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紧压卡接式的环保地漏,是对现有地漏结构的改进,适于在室内的下水道口上安装使用。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室内下水道中的臭味逸出,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采用钟罩式的铸铁地漏,这种钟罩式地漏存在一个缺点,即过水能力小,很容易被杂物堵塞,尤其是地漏存水弯埋于地面之下,存水弯一旦被堵塞,清理疏通工作十分困难,为此,人们对传统的地漏结构进行了重大的改进,例如公开号为 CN218916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给出了一种《不锈钢地漏》,该地漏在底板中间冲有微拉伸通孔,开有小通孔的筛盖盖在底板的微拉伸孔上,筛盖上的两搭耳嵌入底板的两搭耳内,并与插销形成转动配合。上述技术方案给出的地漏虽较现有技术有所改进,但不能有效防止下水道中的臭味逸出,此外,其结构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故其使用价值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通过对现有防臭地漏结构的改进,给出了一种紧压卡接式的环保地漏,该新型的地漏直接放置在现有室内下水管口之上,与现有的不锈钢地漏中水封管件要搭接在地漏载体的阶梯台上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将塑料隔味防臭水封管件采用紧压卡接方式连接在不锈钢的地漏载体的下沿口处,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清理方便、防臭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紧压卡接式的环保地漏包括有不锈钢的地漏载体和塑料隔味防臭水封管件,其特点是所述的地漏载体上设有过滤网,地漏载体的下沿口处向内收缩,所述的塑料隔味防臭水封管件的上口处向外突出,所述的塑料隔味防臭水封管件的上口处紧压卡接在地漏载体的下沿口处。
为更好的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塑料隔味防臭水封管件由配件母体和配件芯体组成,其中所述的配件母体的上口处向外突出,上口处的内壁设有旋转卡槽,配件母体的底部还设有作为排水口的向上的凸管,所述的配件芯体为一个下开口的桶体,该桶体的直径小于配件母体直径并大于配件母体底部向上的凸管的直径,桶体的上端还设有与配件母体上口处内壁的旋转卡槽数量相等的支杆。装配时,配件芯体的下开口的桶体插入配件母体内并套住配件母体底部向上的凸管,凸管的高度就是存水弯的深度,桶体与凸管的间隙构成了过水通道,旋转配件芯体,使配件芯体的支杆插入配件母体上口处内壁的旋转卡槽中,完成了配件芯体与配件母体之间的连接,配件母体的上口处与地漏载体的下沿口处之间为紧压卡接。
为更好的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配件芯体的支杆的外形可以是一字型,也可以是十字型,还可以是三棱形或其它形状。
为更好的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塑料隔味防臭水封管件由配件母体和配件芯体组成,其中配件母体的上口处向外突出,上口处的内壁设有螺纹线,配件母体的底部还设有作为排水口的向上的凸管,所述的配件芯体为一个下开口的桶体,该桶体的直径小于配件母体直径并大于配件母体底部向上的凸管的直径,桶体的上端还设有轮式扳手,轮式扳手的外壁也设有螺纹线。装配时,配件芯体的下开口的桶体插入配件母体内并套住配件母体底部向上的凸管,凸管的高度就是存水弯的深度,桶体与凸管的间隙构成了过水通道,配件芯体与配件母体之间为螺纹连接,配件母体与地漏载体的下沿口处之间为紧压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地漏载体和隔味防臭水封管件中的配件芯体与配件母体也可用同种材料制作,即不锈钢及其它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塑料隔味防臭水封管件紧压卡接在不锈钢的地漏载体的下沿口处,采用了沉头式悬挂方法,使漏体稳固,结合严密,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清理方便、防臭效果好、符合卫生环保要求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给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配件母体的主视图;
图3为配件母体的俯视图;
图4为旋转卡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配件芯体的主视图;
图6为配件芯体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给出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配件母体的主视图;
图9为配件母体的俯视图;
图10为配件芯体的主视图;
图11为配件芯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佰华,未经孙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26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炻瓷制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氯丁橡胶粉的制备和改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