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电横臂升降装置的双回路水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3006.8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9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巍;夏俊华;李佳锋;李艳杰;于艳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F25D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升降 装置 回路 水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应用于钢包精炼炉设备中的水冷结构,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导电横臂升降装置的双回路水冷结构
背景技术
在LF钢包精炼炉设备中,电极横臂绝缘地联结在电极升降立柱上,导电横臂具备支持大电流导体的机能,由于高温、电磁力以及感应力等因素的存在,使横臂和立柱联结处处于高温的恶劣环境中,所以在导电横臂和立柱接触部位采用水冷结构,缓解高温对设备的影响,这样可以降低导电横臂焊缝高温应力,防止焊缝开裂以致漏水,同时增加绝缘件寿命。原水冷结构均为单层水冷结构,冷却效果不理想,频繁出现立柱头烧损和漏水以及横臂开裂等现象,不仅影响了工厂的正常生产,而且增加了设备的维修费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冷却效果好的导电横臂升降装置的双回路水冷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电横臂升降装置的双回路水冷结构,包括进水管、回水管,第一层水腔内设有进水管和回水管,在立柱头的支撑立板空间增设第二层进回水回路;二层水腔下面设有底板;水冷结构的一端设有水箱侧板,另一端设有一层水腔小隔板,中间分别设有隔板、立板,水箱侧板、一层水腔小隔板、隔板、立板上端分别与第一层水腔底部连接,下端分别与底板相连接;一层水腔大隔板设于一层水腔中部,把一层水腔平分为两部分;二层水腔进水管和二层水腔回水管分别与第一层水腔底部连接。
隔板中间开有圆孔,二层水腔回水管穿过隔板圆孔并与隔板之间留有空隙;二层水腔底部一端设有放水管。
跟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有单层水冷结构基础上,增加一层水冷结构,使得冷却水同时在上下两层水腔内同时流动,水冷回路合理,冷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A-A向剖视图
图中:1、水箱侧板 2、隔板 3、水箱侧板 4、隔板 5、隔板 6、立板 7、一层水腔小隔板 8、底板 9、放水管 10、二层水腔进水管 11、二层水腔回水管 12、进水管 13、回水管 14、一层水腔大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导电横臂升降装置的双回路水冷结构,包括进水管12、回水管13,第一层水腔内设有进水管12和回水管13,在立柱头的支撑立板空间增设第二层进回水回路;二层水腔下面设有底板8;水冷结构的一端设有水箱侧板1,另一端设有一层水腔小隔板7,中间分别设有隔板2、水箱侧板3、隔板4、隔板5、立板6,水箱侧板1、隔板2、水箱侧板3、隔板4、隔板5、一层水腔小隔板7上端分别与第一层水腔底部连接,下端分别与底板8相连接;一层水腔大隔板14设于一层水腔中部,把一层水腔平分为两部分;二层水腔进水管10和二层水腔回水管11分别与第一层水腔底部连接。
隔板2、隔板4、隔板5中间开有圆孔,二层水腔回水管13分别穿过隔板2、隔板4、隔板5中间圆孔并与隔板之间留有空隙;二层水腔底部一端设有放水管9,检修时打开放水管,即可把二层水腔内的水全部放出。
采用双回路水冷结构冷却过程为:将第一层水腔底部接上二层水腔进水管10和二层水腔回水管11,通过开圆孔的隔板将冷却水从进水管12一直输送到二层水腔的底部,横向和纵向隔板上都开有圆孔,让水流产生运动,隔板起着增加水流速度的作用;冷却水在下面的第二层水腔中循环一圈后,从二层水腔的二层水腔回水管11流到第一层水腔,从一层水腔中循环一圈,从一层水腔的回水管13排出。双层水冷结构水冷回路合理,回水温度降低,冷却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未经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30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