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3253.8 | 申请日: | 200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3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奋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E02D5/50;E02D5/48;E02D5/58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立新 |
地址: | 315000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基础 施工 扩底桩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扩底桩,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高层建筑及承载力要求高的建筑地基的桩基工程一般采用沉管扩底桩、预制桩和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三种。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沉管灌注扩底桩,该桩的桩身为现浇钢砼,桩头为预制;但是由于地壳形成的土质年代不同,软土地基随地壳层深度的增加通常软、硬土层呈交替状态,这样在连续打桩施工时,在后的施桩会对土层产生挤压,就会影响到在先灌注而尚未完全凝固的桩,尤其在软土层与硬土层的交界处尤其严重,往往出现断桩、缩颈现象,从而导致约有20%左右的沉管灌注桩的质量达不到要求,迫使设计人员降低单桩承载力的标准,致使下桩密布,引起土体严重变形,甚至危及桩身的质量;该桩的另一个缺点是承载力低,为增大承载力,一般采用在灌砼浇注桩身后加压扩底的办法,但因其利用加压扩底方式使其形状大小不确定和规范。专利号为200620092806.9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它在相邻桩身之间设置了插筋,导致扩底桩的成本增加,并且施工极为困难,它虽然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成本高、施工困难而使其推广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宽、明显提高材料强度利用率、成本低廉,施工方便的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建筑基础施工扩底桩,它是由下述结构构成:通过上现浇砼底座将上段预制预应力桩身和下段预制桩身锚固连成一体,下段预制桩身的下端设有现浇砼底座,现浇砼底座和现浇砼底座的中心与下段预制桩身和上段预制预应力桩身中心同轴,上段预制预应力桩身和下段预制桩身的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节桩身和两个扩底座,由于上底座对下底座承载力的发挥产生良好影响,各底座的设置对各段桩身摩阻力的发挥有利,使桩始终处于经济合理的状态下工作,明显提高单桩的承载力和材料强度的利用率,容易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更好地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同时适用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本实用新型更好地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现浇砼底座;2、上现浇砼底座;3、下段预制桩身;4、上段预制预应力桩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如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通过上现浇砼底座2将上段预制预应力桩身4和下段预制桩身3锚固连成一体,下段预制桩身3的下端设有现浇砼底座1,现浇砼底座2和现浇砼底座1的中心与下段预制桩身3和上段预制预应力桩身4中心同轴,上段预制预应力桩身4和下段预制桩身3的截面为圆形。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可以按照常规工艺进行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奋,未经王国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3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移动变压器的装置
- 下一篇:卫生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