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相固态继电器控制的瞬时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3412.4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67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马振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振芳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桂芝 |
地址: | 110015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继电器 控制 瞬时 无功功率 自动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双相固态继电器控制的瞬时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瞬时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装置》ZL200320128793.2,在石化、机械、冶金等领域应用以来,在降低配电损耗,节省电能等方面,为用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所采用的主要器件“固态继电器”数量较多,价格贵。因此,整机成本较高,给广泛推广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瞬时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推广难度大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动态补偿性能好、价格便宜的双相固态继电器控制的瞬时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初始响应为0.2秒,动态响应小于0.02秒,功率因数为0.9~0.99,配电损耗降低10~50%,原材料费用比原来降低了40%。
本实用新型包括功率因数表、电流表、交流接触器、执行单元、三相自动开关、避雷器、电压转换开关、单片机控制器、直流继电器、电流互感器、二极管和总电源互感器,三相电源分别通过电流互感器接有电流表,电流表的另一端接地,三相电源的B相通过快速熔断器与交流接触器连接,三相电源的A、C相分别与执行单元连接,三相电源还分别接有避雷器和三相自动开关,三相自动开关的B1、C1分别与功率因数表、电压转换开关连接,三相自动开关的A1分别与交流接触器、小型开关连接,交流接触器通过直流继电器与三相自动开关的C1连接,小型开关与单片机控制器连接,二极管和直流继电器的一端与单片机控制器连接,另一端与单片机控制器的+12V电源连接,总电源互感器通过功率因数表与单片机控制器连接。
执行单元的三相电源分别接有快速熔断器RS1、RS2、RS3,其中快速熔断器RS1、RS3二相又分别与固态继电器、温控开关连接,固态继电器SSR1、SSR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抗器与三角(△)电容组的两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电抗器経过快速熔断器RS2与交流接触器的输出端Y连接,三角(△)电容组的电容C两端分别并联有变压器和指示灯,固态继电器的两端分别并联有压敏电阻。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寿命长和瞬时补偿效果好等优点,初始响应为0.2秒,动态响应小于0.02秒,功率因数为0.9~0.99,配电损耗降低10~50%。,原材料费价格比原来降低了4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图中:1功率因数表、2电流表、3交流接触器、4执行单元、5三相自动开关、6避雷器、7电压转换开关、8单片机控制器、9直流继电器、10电流互感器、11二级管、12总电源互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工作过程。
如图1所示,双相固态继电器控制的瞬时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包括功率因数表1、电流表2、交流接触器3、执行单元4、三相自动开关5、避雷器6、电压转换开关7、单片机控制器8、直流继电器9、电流互感器10、二极管11和总电源互感器12。三相电源(A、B、C)分别通过电流互感器10接有电流表2,电流表2的另一端接地。三相电源的B相通过快速熔断器RS0与交流接触器3的触点连接,三相电源的A、C相分别与16个执行单元4连接。三相电源(A、B、C)还分别接有避雷器6和三相自动开关5,三相自动开关5的B1、C1分别与功率因数表1、电压转换开关7连接,三相自动开关5的A1分别与交流接触器3的线圈JC、小型开关HK连接。交流接触器3的线圈JC通过直流继电器9的触点ZC与三相自动开关5的C1连接。小型开关HK与单片机控制器8的U1端连接,二极管11和直流继电器9的一端与单片机控制器8的17端连接,另一端与单片机控制器8的+12V电源端连接。总电源互感器12通过功率因数表1与单片机控制器8的I1、I2端连接。单片机控制器8的输入端U2与总电源N连接,单片机控制器8的接点1~16为输出端与固态继电器的信号端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振芳,未经马振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34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