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肠膀胱集尿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3446.3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4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丛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A61F5/4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淑梅 |
地址: | 116622***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肠 膀胱 集尿器 | ||
技术领域
一种回肠膀胱集尿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理专用器具。
技术背景
膀胱全切术、尿道改道后,给患者躯体带来巨大变化,改变了病人正常的排尿方式,造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不便。从药房买的引流袋的缺点是引流袋漏尿、引流不畅,特别是患者站立或行走时漏尿格外厉害,如湿裤,给患者带来很大麻烦,患者非常苦恼,难以接受。
通过网上查新,我们了解到辽宁省沈阳市省肿瘤医院曾于2005年申报了一项集尿器(申请号200420030941.1),但此集尿器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仅限于造瘘孔上的支架管,对于无支架管的术式,此产品无法使用。
2、对解决漏尿问题无明显效果。
3、工艺复杂,病人难以掌握自我护理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名称为简易造口引流袋,登载于《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年3月第28卷第3期,此引流袋亦存在以下不足:
1、造口底盘为特制,以硅胶为基质,不易获取,成本高。
2、在文献使用方法中A操作为将避孕套穿过塑料管,此程序限制了引流尿液的通畅程度,易导致肠液阻塞。
3、固定方式过于简单,不稳固。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对集尿器进行了改进,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价格低廉、适用面广的回肠膀胱集尿器。
本实用新型由造口底盘、引流管、腰带和集尿袋组成,造口底盘为环形,直径5~6cm,其内部为铁丝,环上折有等距的四个挂环,圆环外包绕乳胶管,挂环伸出乳胶管外。引流管的一端固定于造口底盘,另一端与集尿袋相连,腰带两端各有两个挂钩,连接于造口底盘的挂环上。其中,引流管是由底端剪开的安全套与乳胶管相连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很好地解决了药房购买的引流袋漏尿的问题,应用此装置无论是站立、行走还是卧位,均应用自如,无湿裤现象,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应用此种集尿器的48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漏尿现象。
2、造口底盘为铁丝和乳胶管包绕所制成,成本低廉,取材方便,通过挂环与腰带上的挂钩相连后,铁丝和一体化的挂环可以产生向内的压力,使造口底盘与皮肤贴合得更为紧密,固定效果更可靠,不易脱落。
3、安全套底端剪开后直接与乳胶管相连,解除了人为的梗阻,确保引流通畅,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机率,避免肾功能损害。
4、使用一次性安全套对皮肤刺激性小,与皮肤粘贴紧密,封闭效果好,不漏尿。同时,安全套透明,质薄,利于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及有无被肠粘液阻塞。
5、适用面广,对无支架管的术式使用本产品效果非常好,无漏尿现象。
6、操作简单,患者出院后,仅需自行更换安全套即可,不影响病人正常生活,对医院依赖程度低,生活自由度高,特别适合老年病人。
附图说明
图1是回肠膀胱集尿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回肠膀胱集尿器造口底盘的俯视图。
图3是回肠膀胱集尿器腰带的主视图。
1、造口底盘;2、引流管;3、挂环;4、腰带;5、集尿袋;6、挂钩;7、安全套;8、乳胶管;9、铁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将铁丝盘绕成直径5cm的圆环,并在环上折有等距的四个挂环,然后于圆环外包绕乳胶管。将底端剪开的安全套与乳胶管相连而成的引流管套在造口底盘上,引流管的另一端与集尿袋相连,腰带通过挂钩与造口底盘上的挂环相连。
实施例2、将铁丝盘绕成直径6cm的圆环,并在环上折有等距的四个挂环,然后于圆环外包绕乳胶管。将底端剪开的安全套与乳胶管相连而成的引流管套在造口底盘上,引流管的另一端与集尿袋相连,腰带通过挂钩与造口底盘上的挂环相连。
以上实施例在使用时,在回肠腹壁造口周围涂皮肤保护剂,通过腰带将造口底盘固定于腹壁造口处,尿液即可自行流入集尿器。随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及有无肠粘液阻塞,如有阻塞及时挤压或更换安全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3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