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胆结石治疗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3733.4 | 申请日: | 200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7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熊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小伟 |
主分类号: | A61N1/32 | 分类号: | A61N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3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胆结石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仪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音乐电信号刺激人体穴位从而促进胆囊蠕动实现排石治疗胆结石疾病,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该仪器中的主机电路。
背景技术
耳穴诊断,治病是我国医学宝库的遗产。耳穴是人体各个器官的窗口,人体内脏及各个器官的疾病都可从耳朵对应的穴位反应出来。通常这些穴位点为疾病反应点,这些点较之其他穴位点的阻抗低。具体地说,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病变点所反应的耳穴点为阳性点(低电位点),其他耳穴点为阴性点(高点为点),因此,在疾病反应点加以电流刺激既能达到对患者病变器官部位的治疗效果。同理,身体其他部分的穴位也具有同样的疾病反应点,如脚掌底部的穴位等等。因此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通过电流刺激穴位治疗疾病的仪器。
但是,无论是中医针灸学还是根据其原理而研制的电子治疗器,其治疗方式都是在使用时根据仪器所附的穴位图表进行人为选穴和配穴,通过电流刺激穴位起到治疗作用。但是,传统的治疗方式会在选穴方面带来人为的差错,同时在配穴方面也有一定困难,使仪器的治疗效率降低,不利于普及应用。此外,针对胆结石疾病,通过刺激人体穴位,可以促进胆囊蠕动,实现排石治疗疾病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依靠音乐脉冲形式的电流刺激身体穴位实现胆结石排石治疗的仪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构造了一种胆结石治疗器,包括主机以及通过导线插接主机的疾病治疗电极;治疗电极为导电橡胶或导电塑胶制成的导电体。其中,主机包括封装于壳体内部的主机电路;该主机电路包括音乐信号发生电路和治疗输出电路。产生的治疗用音乐信号经变压器升压输入到治疗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上述音乐信号发生电路包括构成回路的电源DC、开关K1、变压器T的输入线圈以及用于控制音乐信号强弱的三极管BG1。变压器的输入线圈连接于三极管BG1的集电极;三极管BG1的基极通过电阻R10、可变电阻R11接收存储器KDT-6输出的经过三极管BG2的音乐信号;存储器KDT-6在触发电路的触发下输出音乐信号。该触发电路包括集成芯片NE555及辅助电阻、电容。三极管BG1的发射极连回电源DC。此外,上述治疗输出电路包括变压器T的输出线圈以及用于插接治疗电极接收由输出线圈输出的治疗信号的插孔CH1。
本实用新型胆结石治疗器,其进一步改进在于,切换开关K1还连接有与三极管BG3串联、与电源构成回路的发光二极管LED2,用于指示治疗状态。三极管BG3基极与音乐信号发生电路相关联。
本实用新型胆结石治疗器,其进一步改进还在于,在治疗输出电路中变压器输出线圈并联有用于消除反电势起保护作用的电容C13。此外,开关K1为旋转方式的多功能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治疗器的开关以及调节可变电阻R11的阻值。而电源优先选用4.5伏电池电源或由220伏交流电源经交直流转换成的4.5伏电源。而本治疗器所用治疗电极采用耳窝形状的耳模电极,主要用于刺激耳部穴位,达到治病效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胆结石治疗器能够疏通耳穴治疗疾病,特别是针对胆结石患者,促进胆囊蠕动和胆汁分泌,从而达到排石疗效。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简化、实用的电路,能够产生音乐形式的脉冲信号,从而适合穴位刺激的要求,更具人性化特点。本实用新型的胆结石治疗器疗器具有结构简单、功能齐全、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适合于家庭、个人使用,也可用于临床治疗,具有极高的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胆结石治疗器主机中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胆结石治疗器,包括主机、疾病治疗电极。该治疗电极采用耳窝形状的耳模电极,由导电橡胶或导电塑胶制成。导电体的治疗电极通电后可以刺激耳部穴位,达到治病效果。疾病治疗电极通过导线利用插头插接于主机上设置的治疗插孔CH1。
主机壳体内部封装有主机电路。主机电路主要由音乐信号发生电路、治疗输出电路,以及其他辅助电路组成。音乐信号发生电路产生的音乐信号选用频率幅度特定的音乐信号。该音乐信号经变压器输入到治疗输出电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小伟,未经熊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3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