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动机机壳四孔钻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3890.5 | 申请日: | 2007-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7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旭伟 |
主分类号: | B23B41/12 | 分类号: | B23B41/12;B23B39/16;B23Q3/06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东煜 |
地址: | 118100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动机 机壳 四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钻床,具体的是专门用于起动机机壳固定位置四个相互垂直孔的同步起动机机壳四孔钻。
背景技术
钻床是工矿企业中习已为常的工具,几乎每个设备上的零部件或多或少都设有各种用途的孔,在设备制造的过程中自然就需要钻孔了,钻孔的工具对工作人员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不论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在钻孔的过程中首先要对钻孔的部位进行定位画线,倘若画线出现偏差,再垒加上钻孔的误差,自然就影响了安装,尤其对单一部件上存在多孔,那怕只有一个孔的位置出现了偏差,都会影响整个设备的组装。
汽车上起动机的外壳更是如此,对称的设置有四孔,往往在进行单个画线、单个进行钻孔时极易出现误差而使起动机外壳的孔与机芯座的孔不能对正,影响安装而导致机壳报废。再者说,即使用点心,在机壳上画线细致一点,钻孔时再格外精心,不会出现偏、斜的现象,那整体的工作效率也不很高。
到目前还没有能对汽车起动机机壳上的多孔能自动定位,同步进行钻孔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还没有能对汽车起动机机壳的四孔能自动定位,四孔同步钻动的设备而提高一种自动操作,自动将起动机压紧、自动定位,准确无误,四孔同步的起动机机壳四孔钻。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起动机机壳四孔钻,包括工作台板、四个滑动台板、四个压紧气缸、四个阻尼气缸、工作台板,所述的工作台板上对称相互垂直的设置有四个压紧气缸和四个阻尼气缸,四个压紧气缸缸座和四个阻尼气缸缸座与工作台板固定连接,四个压紧气缸和四个阻尼气缸通过气路与气源连接,四个阻尼气缸的活动杆分别与线轨紧固连接,线轨分别对应设置在四个滑动台板的下面;四个滑动台板的上面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四个主轴体,主轴体的上面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皮带与主轴体连接,钻头装设在主轴体的前端。
工作程序概述:
将待钻孔的起动机摆放在四个压紧气缸中间的工作台板上,按动压紧按钮,接通了气源使压紧气缸动作而将起动机紧紧压住在工作台板上。这时磁性开关发出信号,接通了阻尼气缸的气源,阻尼气缸的活动杆推动线轨而使滑动台板向前移动,同时带动滑动台板上的主轴体移动到待钻孔的起动机的钻孔位置,钻头转动钻孔,工作完毕,阻尼气缸依上述步骤逐步退回,磁性开关发出信号,使压紧气缸泄压,将钻完孔的起动机松开,电机停止转动。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科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能源,制作方便,使用材料少,且材料质量优良,价格低廉。安装简捷,操作方便,日常无须维护,性能稳定可靠,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适宜汽车起动机制造行业或相关维修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起动机机壳四孔钻,包括工作台板6、四个滑动台板3、四个压紧气缸10、四个阻尼气缸4、四个主轴体2;如图1-3所示,所述的工作台板6上对称相互垂直的设置有四个压紧气缸10和四个阻尼气缸4,四个压紧气缸10缸座和四个阻尼气缸4缸座与工作台板6固定连接,四个压紧气缸10和四个阻尼气缸4通过气路与气源连接,四个阻尼气缸4的活动杆分别与线轨5紧固连接,线轨5分别设置在四个滑动台板3的下面;四个滑动台板3的上面分别固定连接四个主轴体2,主轴体2的上面设置有电机1,电机1通过皮带与主轴体2连接,钻头8装设在主轴体2的前端。
工作台板6的下面设置有底架7;工作台板6的上面设置有压紧气缸支架11,压紧气缸支架11的下面有一被压紧的起动机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旭伟,未经杨旭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3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