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密闭清灰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14340.5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4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尹良明;崔银河;王天宇;梁和奎;王玉彬;明文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D88/70 | 分类号: | B65D88/70;B65D90/54;B65D90/10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立新 |
地址: | 110001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清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全密闭清灰器。
背景技术
碳素厂使用的原料主要是石油焦或无烟煤以及沥青。其中在干法烟气除尘系统中经常要使用烟气反应器,以使含水份及沥青的烟气和粉尘充分反应,反应后的颗粒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布袋除尘器过滤,但大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容易积累在反应器内并堵塞反应器;过去一般是在反应器下面增加一个简易的开放式存料箱来实现人工清灰,其主要问题是:一、反应器粉尘积累量不能确定,容易判断失误,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生产;二、系统处于负压状态,不能在生产中清灰,必须关闭系统;三、清灰过程以人工为主增加了劳动强度;四、开方式料箱不能改变风向,也就不能平横风速;因此,有必要在反应器下部安装一种全密闭的清灰器;实现自动清灰,确保生产的连续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全密闭清灰器,其目的是实现全密闭清灰和平衡风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密闭清灰器,其结构如下:仓体的下端连接集灰锥斗,进风管与仓体连接,出风口开在仓体上,清灰口开在集灰锥斗上。
所述的仓体的侧部开有检视口,检视口以法兰密封。
所述的仓体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的上部呈倒锥体、下部为圆筒状或立方体结构,锥体角度为45-60℃,顶部设有仓顶盖;仓顶盖开口设有法兰。
所述的清灰口设置在集灰锥斗的下部,清灰口处设有法兰,清灰口和密封阀或者其它翻板阀连接。
所述的集灰锥斗底部呈45-60℃。
所述的进风管处设有预留法兰,进风管以30-60℃角度插入仓体形成V字型。
所述的仓体四周焊接有3-4个支撑座。
所述的仓体和集灰锥斗四周覆盖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简洁,是方便实用的高效清灰器;能够均衡风管系统中各环路压力,理顺气流;使进入下游设备反应器的气流平稳;另一作用是在系统运行初期及非正常时期清理吸附器沉积下来的焦粉。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清灰器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清灰器俯视图。
图中,1.仓体;2.锥形料斗;3.支撑座;4.检视口;5进风管;6.清灰口;7.出风口;8.保温层;9.仓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下:仓体1的下端连接集灰锥斗2,集灰锥斗底部呈45-60℃,进风管5与仓体1连接,出风口7和检视口4开在仓体1上,检视口4设置在仓体1的侧部并以法兰密封;清灰口6设置在集灰锥斗2的下部,清灰口6处设有法兰,清灰口6和密封阀或者其它翻板阀连接;仓体1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的上部呈倒锥体、下部为圆筒状或立方体结构,上部的锥体角度为45-60℃,顶部设有仓顶盖9,仓顶盖9开口设有法兰;进风管5处设有预留法兰,进风管5以30-60℃角度插入仓体形成V字型,可以改变烟气方向并进入反应器内;支撑座3为3-4个焊接在仓体的底部四周,可以固定在有一定高度的支架上。保温层8是覆盖在锥形料斗2和仓体1的四周,并用不锈钢铁皮覆盖,减少周围环境对内部烟气温度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烟气以一定负压从进风管5进入仓体1,并被改变风向后从仓的出风口7进入清灰器的下游设备反应器;反应器内的灰尘积累一定后在重力作用下掉入锥形料斗,并从清灰口6处的密封阀处得到清理,通过检视口4可以随时查看内部灰尘积累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43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