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带导向刮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0720014487.4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18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傅利;高扬;朱启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氏国际(大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B21C37/08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丛 |
地址: | 116100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覆焊管机,特别是一种铜带导向刮边装置,是包覆焊管机上首选的前端带料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所有生产铜包铝线的厂家,普遍使用的包覆焊管机,其前端的带料导向装置都是导槽限位式的结构。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尽合理,导致在生产中带料由上升槽过渡到水平导槽的过程中,尤其是当带料经导槽过渡点时,由于包覆机前端的拉力,加之导槽后边的阻力,往往造成带料在导槽过渡点产生急剧摩擦,使带料的表面损伤、过热氧化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卷管的表面质量和导电性能。同时也造成不应有的动力消耗。基于上述原因现有的带料导向装置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带料导向精度高、摩擦阻力小、不损伤带料表面,自动刮削带料剪切表面确保卷管的表面质量和焊接质量,消除现有技术的缺陷;同时操作简便、性能稳定的铜带导向刮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一个分别通过滚轮轴并排装于箱体上的两个导向滚轮构成的导向机构和设于箱体上下盖板之间的刮边机构;所述的刮边机构包括离合凸轮,凸轮轴的上端与手柄相连,摆臂设于离合凸轮两边,摆臂的一端通过铰轴与上下盖板相连,摆臂前部的外侧设有调节弹簧,前端装有可刮边的刀具。
所述的导向滚轮的两边设有凸沿,轮宽与铜带宽相匹配。
所述的导向滚轮输出端的导向面与两边的刮边刀具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的摆臂的内侧面时刻与凸轮的工作面相接触,并当凸轮在低位时摆臂前端的刮边刀具与铜带两侧面接触,当凸轮在高位时,刮边刀具与铜带两边脱开。
所述的导向滚轮通过滚动轴承装于滚轮轴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将两个导向滚轮通过滚动轴承装于滚轮轴上,其导向面与刮边刀具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又在上下盖板之间设有刮边装置,摆臂的一端铰接,前部两侧设有调节弹簧,前端设有刮边刀具,离合凸轮设于两摆臂之间,其工作面始终与摆臂的内侧相接触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并结试验证明有导向准确,摩擦阻力小不损伤带料表面。并能自动刮削带料剪切表面,消除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确保卷管的表面质量,满足焊管技术规范要求,提高焊接质量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凸轮轴;2手柄;4刀具;5摆臂;6弹簧座;7支架;8内六角螺钉;9垫;10弹簧;11铰轴;14内六角螺钉;15离合凸轮;16下盖板;17上盖板;18导向滚轮;20滚轮轴;21箱体;22轴承;23铜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加以说明。如图1-4所示的箱体21的腔体内通过滚轮轴20并排装有两个导向滚轮18。导向滚轮18的两端设防止带料23走偏的凸沿,其宽度与带料宽相匹配,内部通过轴承22装于滚轮轴20上,如图4所示。箱体21的上下盖板17、16之间设有刮边机构,包括一端通过铰轴11铰接在上下盖板17、16上的摆臂5,前部外侧设有调节弹簧10前端设有刮边刀具4,离合凸轮15置于两个摆臂5之间,通过凸轮轴1与手柄2相连,离合凸轮15的工作面始终与摆臂5的内侧面相接触如图3所示。所述的调节弹簧10包括内六角螺钉8穿过支架7顶住垫9弹簧10装于弹簧座6于垫9之间。所述的的导向滚轮18输出端的导向面与两边的刮边刀具4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上下盖板17、16是通过内六角螺钉14组件将彼此隔开并与箱体相连。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带料引入时,旋动手柄2,使离合凸轮15处于高位,则两个摆臂5向外侧分离,刮边刀具4与铜带23的两侧面离开,当包覆机牵引经该机构运行时,手柄2将离合凸轮15转到低位,在调节弹簧10的作用下,刮边刀具4与铜带23的两侧面接触并刮削,其切削力大小由调节弹簧10调节。经过刮削后铜带23的剪切面光亮、平整,确保焊接所需的质量要求。因此完全消除了原来导槽式导向装置存在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氏国际(大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傅氏国际(大连)双金属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4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气力输送方式中远距离对粉状物取样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