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15309.3 | 申请日: | 200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23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魏艾兵;朱治桩;张仁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22 | 分类号: | B29B7/22;B29B7/26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于忠晶 |
地址: | 11603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炼机 下顶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炼机,特别是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
背景技术:
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一般由卸料门、卸料门垫块、锁紧垫块、支秆、锁紧油缸、连接螺栓及锁紧装置底座组成。目前公知的密炼机下顶栓装置,其卸料门垫块的工作面是平的,锁紧装置的底座与整机底座之间仅采用螺栓连接。在锁紧机构锁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过锁现象,尤其是规格在270升以上的大型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引起过锁的主要原因是在锁紧装置锁紧的时候,由于从上顶栓和转子传下来的力非常大,加上机器的震动,使连接螺栓很容易松动,导致锁紧装置向后移动。另外锁紧垫块与卸料门垫块之间有一个磨损余量,通常在新安装卸料门垫块和锁紧垫块时,要把锁紧支杆与卸料门垫块法面的a夹角调整为6度,这样,可以使卸料门垫块法面和锁紧垫块法面之间的摩擦角在6度以内,可以形成自锁,经过长时间的工作以后,卸料门垫块和锁紧垫块之间不断摩擦,两者都必然的产生磨损,这样使得夹角a由6度逐渐的变小,当该角度变到0度时,锁紧支杆就处于了死点的位置,如果锁紧支杆再往前运动一点就会冲过死点,而且运动是不可逆的,这时锁紧机构也就失去了锁紧功能,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过锁现象。一旦机器出现了过锁现象,就必须停车,进行检修,这样会给工厂带来很多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密炼机容易产生过锁的不足,提供一种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防止密炼机出现过锁现象。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包括卸料门、卸料门垫块、连接螺栓及锁紧装置底座,在卸料门垫块工作面上有限位凸台。
所述限位凸台与卸料门垫块一体或分体。
所述锁紧装置底座与整机之间螺栓连接,且安装有定位键。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卸料门垫块的工作面上增加限位凸台,当锁紧支杆处于死点的位置后被限位凸台挡住,使锁紧支杆不会冲过死点。另外在锁紧底座与整机底座之间安装定位键,使两者之间由单一的螺栓连接变为螺栓和定位键的双重连接,这样由于定位键会承受大部分的负载,连接螺栓的负荷大大的减轻,连接螺栓也就不容易松动,锁紧机构平稳性提高,不会向后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下顶栓不会出现过锁现象,大大提高了密炼机的无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由卸料门(1)、卸料门垫块(2)、锁紧垫块(3)、支秆(4)、锁紧油缸(5)、连接螺栓(6)及锁紧装置底座(7)组成,卸料门垫块(2)的工作面(M面)上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与卸料门垫块(2)一体,锁紧装置底座(7)与整机之间用连接螺栓(6)连接,且安装有定位键(8)。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密炼机的下顶栓装置,卸料门垫块(2)的工作面(M面)上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可与卸料门垫块(2)分体,便于调整限位凸台到死点的距离以及更换限位凸台,锁紧装置底座(7)与整机之间用连接螺栓(6)连接,且安装有定位键(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53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