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养殖水体气浮净化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5914.0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83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辰;张国琛;牟晨晓;母刚;李俐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水产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3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养殖 水体 净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养殖水用净化设备,尤其是一种可有效去除养殖水体中的微颗粒(20微米以下)、改善水体pH值并有利于增氧的循环养殖水体气浮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人工养殖鱼类所投放的饵料,除被吃掉的以外,其余均残留在养殖水中;而所食饵料也只有20~30%的营养成分被鱼类吸收,大部分则以粪便的形式排进养殖水中。在循环水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微型固体颗粒占总固体颗粒的90%以上,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有机酸。微颗粒的积累不但会堵塞鱼鳃,造成鱼类的窒息死亡,同时因其在水中分解,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增加氨氮和有机物的含量,致使水质恶化。由于采用普通的砂、网过滤很难有效去除养殖水体中的微颗粒,因此,养殖水体中微型固体颗粒的去除一直是水产养殖技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去除养殖水体中的微型固体颗粒,改善养殖水体pH值、并有利于增氧的循环养殖水体气浮净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循环养殖水体气浮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有进水管1,进水管1通过阀门2、流量计5、真空表10与气液混合泵11的入口相接,与气液混合泵11的入口还相接有进气管12,进气管12上设有气体流量计13、阀门14,气液混合泵11的出口与溶气罐15相接,溶气罐15通过压力表18、阀门19与气浮罐23中的释气柱22相接,与气浮罐23的上端相接有除沫管道21,除沫管道21的下端置于泡沫收集槽20内,气浮罐23的下端与出水管25相接,出水管25上接有阀门24。
在所述溶气罐15的上端设有排气管17,排气管17上有排气阀16。
与所述阀门2的入口端相接有截流管3,截流管3通过阀门4接于流量计5、真空表10之间的进水管8上,截流管3与流量计5之间的进水管8与排水管7相接,排水管7上有排水阀6,截流管3与真空表10之间的进水管8上有阀门(9)。
本实用新型是将气液混合泵与溶气罐和气浮柱相串联,对养殖水体中的微颗粒有很强的净化效果,微颗粒的去除率(以浊度计)在75%以上,同时由于微颗粒的有效去除,降低了有机物含量,使养殖水体pH值得到改善。另外由于空气的溶入,养殖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可增加30%~60%。本实用新型还充分利用了水位差,使气浮柱上方的泡沫浓缩物质通过溢流作用收集到泡沫收集装置中,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净化成本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有进水管1,进水管1通过阀门2、流量计5、真空表10与气液混合泵11的入口相接,与气液混合泵11的入口还相接有进气管12,进气管12上设有气体流量计13、阀门14,气液混合泵11的出口与溶气罐15相接,溶气罐15通过压力表18、阀门19与气浮罐23中的释气柱22相接,与气浮罐23的上端相接有除沫管道21,除沫管道21的下端置于泡沫收集槽20内,气浮罐23的下端与出水管25相接,出水管25上接有阀门24。气浮罐23、泡沫收集槽20可置于操作台26上,气浮罐23底部通过法兰盘27与操作台26相接。
为防止溶气罐15中的液体过多,压力过大,在所述溶气罐15的上端设有排气管17,排气管17上有排气阀16,通过排气阀可将剩余的气体排出。为了缓冲流量计3的压力,也为了在6必要时作为排水管路,与所述阀门2的入口端相接有截流管3,截流管3通过阀门4接于流量计5、真空表10之间的进水管8上,截流管3与流量计5之间的进水管8与排水管7相接,排水管7上有排水阀6,截流管3与真空表5之间的进水管8与阀门9相接。
工作过程:
将进水管1与养殖池的排水管相通,关闭阀门4、6,观察流量计5、真空表10,并调整阀门2、9,以控制进水(养殖池排出的污水)的流量和真空度;同时,观察气体流量计13,调整阀门14,以控制空气进气量。水与气同时进入气液混合泵11后泵入溶气罐15,观察压力表18,调节阀门19,以控制溶气水的压力。溶气水通过释气柱13释放微细气泡、水,微细气泡将粘附微型固体颗粒,上浮至液面,形成大量的泡沫,上浮的泡沫通过除沫管道21,进入泡沫收集槽20内,净化后的清水下沉并通过设置在气浮罐23下端的出水管25、阀门24,进入养殖池中,完成一次循环过程。
净化过程中,溶气罐15内的气体过多,压力过大时,可通过阀门16将多余的气体排出。
而为了缓冲流量计5的压力,可关闭阀门2、阀门6,开启阀门4、9,污水则经过截流管3、阀门4、9,进行净化;而污水无需净化时,则可关闭阀门2、9,开启阀门4、6,则污水直接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水产学院,未经大连水产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5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