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封灵活鹤管转向节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5946.0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85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苗荣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荣清 |
主分类号: | B67D5/37 | 分类号: | B67D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2000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灵活 转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机械转向密封领域,尤其关于输送有压流体,在密封条件下,作相对转动的转向节,进一步说是关于装卸液体用的鹤管转向节。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0520090979·2,公开一种全润滑高密封鹤管转向节,它主要由转向管管座,单面槽形密封圈,转向管,上下平面滚珠和外套管组成,具有一定积极效果。但在安装鹤管转向节,在操作鹤管过程中,检测发现鹤管转向节,在鹤管偏重力作用下转动轴心出现偏差。特别是单面内槽形密封圈密封间隙很难准确控制,如间隙调的较小,则转动不灵活,如间隙调的较大,密封不严,容易渗漏,此外输送负压流体时单面内槽形密封圈的密封效果不好,容易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转动轴心无偏差,摩擦阻力小,转动灵活轻便,输送正压或负压流体时,密封效果一致,密封间隙受控,带有轴承的密封圈,安装时不必费心调整,另外,由于密封圈采用的是双面密封,密封面中间形成真空,含有足够的润滑油,使密封更加严密,轻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外丝管式密封底座,与该座机械连接的外套管,设在外套管内的转向管,在外套管和转向管所构成的空腔内,从上至下设置有上平面轴承盖,上平面滚珠,上平面轴承座,下平面轴承压盖,下平面滚珠,其特征是在外套管顶部设有与其啮合的止口封水盖,在外套管和转向管所构成的空腔上部,设有滚针轴承体,滚针轴承体与外套管之间设有上滚针,转向管下端底盘的圆周立面与外套管内表面之间设有下滚针,转向管下端底盘平面与外丝管式密封底座的上平面之间设有带有轴承的密封圈。
所说的带有轴承的密封圈,是由钢芯和耐油胶圈复合而成,其中钢芯工作面设有滚珠凹槽,槽内设有滚珠,耐油胶圈包裹钢芯四周,耐油胶圈具有四个角,邻角边组成用于密封的凹槽。钢芯在左右侧面上设有沟槽,耐油胶圈内缘壁上设有凸棱,镶入钢芯左右沟槽内并紧密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鹤管转动轴心不变位,摩擦阻力小,转动轻便灵活,密封间隙受控,安装容易,密封凹槽处形成真空,并含油,有足够润滑能力,密封更加可靠。在正压或负压工作情况下,密封效果一致,不渗不漏,安装容易,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半剖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带有轴承的密封圈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法兰,2紧固螺母,3外丝管式密封底座,4带有轴承的密封圈,5平面滚珠,6外套管,7下滚针,8转向管下端底盘,9下平面滚珠,10下平面轴承压盖,11上平面轴承座,12上平面滚珠,13上平面轴承压盖,14滚针轴承体,15上滚针,16止口封水盖,17油孔丝堵,18防水胶,19钢芯,20耐油胶圈,21滚珠凹槽,22沟槽,23凸棱,24转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它包含有外丝管式密封底座3,与该座机械连接的外套管6,设在该管内的转向管24,在外套管6和转向管24所构成的空腔内,从上至下设置有上平面轴承压盖13,上平面滚珠12,上平面轴承座11,下平面轴承压盖10,下平面滚珠9,在外套管6和转向管24所构成的空腔上部设有由滚针轴承体14和上滚针15组成的滚针轴承,转向管24下端的转向管下端底盘8,其圆周立面上与外套管6内表面之间设有下滚针7,转向管24下端的转向管下端底盘8底平面与外丝管式密封底座3的上平面之间设有带有轴承的密封圈4.
所说的带有轴承的密封圈4由钢芯19和耐油胶圈20复合而成,其中钢芯19工作面上设有滚珠凹槽21,滚珠凹槽21内设有平面滚珠5,耐油胶圈20包裹钢芯19四周表面,耐油胶圈20具有四个角,邻角边组成凹槽,钢芯19左右侧面上设有沟槽22,耐油胶圈20内缘壁上设有用于镶入钢芯左右沟槽22内并紧密结合的凸棱23。
转向管24与止口封水盖16相接处,灌有玻璃防水胶。
外丝管式密封底座3上设有用于锁紧外套管6的紧固螺母2,外套管6上对应平面滚珠布置区设有油孔丝堵17,通过其孔向平面滚珠注入干油,润滑各平面滚珠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荣清,未经苗荣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59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轮胎漏气报警器
- 下一篇:一种硼氢化物制氢过程中的氢气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