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硫酸槽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15990.1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0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克荣;单勇;那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立新 |
地址: | 110001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硫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酸槽,尤其涉及一种高浓度的保温硫酸槽。
背景技术
硫酸在储存过程中,尤其是高浓度的硫酸,它的凝固点通常接近于0℃左右。一旦硫酸的温度达到它的凝固点,硫酸槽内就会出现固相成分,含有固相成分的硫酸就会使现有的管道设备流通不顺畅,就会给工厂的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以前工厂使用的保温管放置于槽体内部,经反应保温管经常会被腐蚀,这样就对保温管的材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保温管放置内部容易起局部温度过高,致使硫酸气化产生三氧化硫,增大槽内压力,最终影响硫酸槽的稳定性。而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温硫酸槽就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硫酸槽,目的是使硫酸在储存过程中,使硫酸的温度高于硫酸的凝固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保温硫酸槽,其结构如下:在槽体的外壁上设有内设蒸汽的保温管。
所述的保温管为环形,并缠绕在槽体外壁上。
所述的保温管的蒸汽进口设在槽体的上部。
所述的保温管的蒸汽出口设在槽体的下部。
所述的槽体外壁和保温管的外侧设有保温层。
所述的槽体为桶型平底槽、顶部为球形槽盖。
所述的保温管的蒸汽进口与加热蒸汽管相连接。
所述的保温管的蒸汽出口与冷凝水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保温硫酸槽的蒸汽从蒸汽进口进入,沿着环型管自上而下的自流,自流过程中,环型管内蒸汽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经过保温管和槽壁进入到槽内,最后热量在槽内进行扩散,使槽内硫酸升温,保证硫酸温度高于它的凝固点。最后经过热传递后的冷凝水从蒸汽出口流出,由外部设备冷凝水管排走。蒸汽在保温管内周而复始的进行上述过程,就能一直保持槽内硫酸不产生固相成分。这种保温硫酸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保温管设置于外部更方便于检修和不被硫酸腐蚀,保温管用固定支架固定在槽体外部,确保了保温管不被腐蚀,更方便于检修修;同时保温管尽量贴近槽体,而且保温管与槽体均被保温材料覆盖,以使蒸汽不散发到外部环境中。保温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体;2、保温管;3、蒸汽进口;4、蒸汽出口;5、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硫酸槽,其结构如下:在槽体1的外壁上设有内设蒸汽的保温管2,保温管2为环形,并缠绕在槽体1外壁上。保温管2的蒸汽进口3设在槽体1的上部,保温管2的蒸汽出口4设在槽体1的下部。在槽体1外壁和保温管2的外侧设有保温层5,槽体1为桶型平底槽、顶部为球形槽盖,保温管2的蒸汽进口3与外部的加热蒸汽管相连接,保温管2的蒸汽出口4与外部的冷凝水管相连接。
保温管1的斜度和相邻两保温管的距离根据槽体内硫酸需保温到温度和加热蒸汽的温度决定,保温层5把槽体1和保温管3全部包严进行保温。蒸汽从蒸汽进口进入,沿着环型管自上而下的自流,自流过程中,环型管内蒸汽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经过保温管2和槽壁进入到槽内,最后热量在槽内进扩散,使槽内硫酸升温,保证硫酸温度高于它的凝固点。最后经过热传递后的冷凝水从蒸汽出口流出,由外部设备冷凝水管排走。蒸汽在保温管内周而复始的进行上述过程,就能一直保持槽内硫酸不产生固相成分。
保温管用固定支架固定在槽体外部,确保了保温管不被腐蚀,同时保温管尽量贴近槽体,而且保温管与槽体均被保温材料覆盖,以使蒸汽不散发到外部环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59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