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能反弹式压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6535.3 | 申请日: | 200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7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希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希贵 |
主分类号: | E21B43/116 | 分类号: | E21B43/116 |
代理公司: | 锦州恒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明 |
地址: | 121017辽宁省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弹 式压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起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起爆油井射孔弹的储能反弹式压发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作业中,需用射孔弹对井壁射孔,以打通油气通道。射孔弹的起爆方法有许多种,用压力起爆器进行起爆是一种常用的起爆方法。现有的压力起爆器主要由接头、外壳、活塞、击针、切断销及起爆火工品等构成。所述的接头与外壳安装在一起,活塞安装在接头内,切断销安装在活塞的侧壁上,击针安装在活塞的下面,起爆火工品安装在外壳中,并位于击针的下方。它是利用液体压力推动活塞,剪断切断销向下运动,使击针撞击起爆火工品来引爆射孔弹。这种压力起爆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缺少辅助保险装置,保险元件是切断销,是唯一的刚性保险,在井下输送及非待发状态时,一旦泄露或遇到较大振动,切断销会产生累积变形,对可靠生产和人身安全具有不利影响。2、起爆器直径与油管内径相同,体积较大,消耗材料多,安装不方便,且起爆后活塞仍留在油管内,不能实现全通径。3、善后处理难度大,出现哑炮时,排除的难度较大,危险性也很大,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的严重后果。4、不便于运输,起爆火工品安装在外壳中,因此,无论数量多少,都需要专用车辆来运输,不仅运输成本高,而且,也不太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压力起爆器存在的体积大、安全性差、不便于运输以及善后处理难度大等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使用安全可靠、便于运输、确保善后处理安全的储能反弹式压发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活塞、切断销及击针,活塞安装在外壳内,切断销安装在外壳和活塞的剪销孔中,其特殊之处是,在活塞的下部装有滑套,在滑套中有一个与其相配合的定位体,在定位体中装有击针,在定位体上装有与击针和滑套相配合的击针控制钢球,在击针的上部装有击针弹簧,在定位体的下部装有反弹器,所述的反弹器由随动套、外套、反弹弹簧及反弹控制钢球构成,外套安装在随动套的外侧,随动套和外套安装在定位体与击针之间,反弹控制钢球安装在随动套上,反弹弹簧支承在随动套与外套之间,利用反弹弹簧将击针从未炸的起爆火工品中拔出,自动归位,以确保善后处理的安全。
在滑套与外壳之间装有复位弹簧,减小泄露或较大振动时活塞对切断销的作用力,吸收压力能量,避免切断销累积变形。
在滑套与定位体之间还装有辅助弹簧,进一步减小活塞对切断销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安全性好,在小于预定压力时,通过复位弹簧和辅助弹簧吸收压力能量,避免切断销产生累积变形,确保使用安全。
2、压发器直径小于油管内径,其直径仅为40毫米,长度小于100毫米,不仅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材料消耗,还给装配和运输带来极大方便,而且,起爆后可随炸后残渣一起下沉,不堵塞油管,有利于实现全通径。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下部设置反弹器,当起爆火工品未爆时,反弹器可将击针从未炸的起爆火工品中拔出,使其自动归位,确保了善后处理的安全。
4、自身无起爆火工品,不需要专用车辆来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且运输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油井内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希贵,未经刘希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65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供油速率电控单体泵
- 下一篇:汽车转弯自动平衡系统